深切缅怀蒋蓉大师逝世十周年
2018-02-19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2018年2月19日,今天是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的蒋蓉大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人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深切缅怀她老人家。
宜兴紫砂因时代而兴,但也永远不会忘记前辈艺人为紫砂行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紫砂人一定不忘初心,潜心传承,不断创新,诚信立身,爱心提升,共同热爱并切实维护好我们的紫砂家园。
史俊棠
2018年春节
蒋蓉大师的从艺生涯
蒋蓉,别号林凤, 1919年出生于宜兴川埠乡潜洛村的一个紫砂工艺世家,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
她11时辍学在家随父抟泥制陶,数年后制作的“犀牛”和“螃蟹戏金鱼砚台”就让人刮目相看。其时她的伯父蒋燕亭在上海仿古。她20岁不到就到上海伯父处学艺制陶, 眼界大开,技艺精进,也曾有过仿制作品, 此时作品多为花货摆件, 如 “水红菱”、“小田螺”、“小椒”、“蓮水盂”等。这对她增加了不少茶壶的造型知识, 从伯父那里掌握和学习到了许多技艺, 为日后象形、 象真壶器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宜兴蜀山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 嗣后,她先后带过50余名艺徒,人呼蒋辅导,那时她才30多岁,为七名技术辅导中最年轻者。她平时善于观察蔬果、花鸟、昆虫等自然形体,作为创作的素材,化而用之,在紫砂器上经过艺术提炼,变化到作品之中。
▲图为1959年5月前,蒋蓉在讲解荷花壶的创作,辅导青年艺徒
她的作品造型、设色逼真, 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 她当年创作的 “荷花壶”、“牡丹壶”在《文化新闻》、《中国美术》等报刊作过专题介绍。“荷花壶”以盛开荷花为壶体,从中挺出莲蓬为“盖”, 盖上栖息着一只青蛙为“钮”, 以荷叶为“嘴",莲梗为“把”,色彩对比匀和,洋溢着江南浓厚的荷塘自然情趣和乡土特色 。 此作在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种工艺品奖、宜兴县创新一等奖。创作的紫砂九件果品被选为周恩来总理出访礼品。1957年设计制作“佛手壶”通过改革成型工艺,尝试注浆生产方式制作获得成功,工效提高十余倍, 从此各式各样新奇产品均可满足出口订货的需要。之后,她创作了“金瓜壶”、“菱形壶”、“莳花三脚盆”、 “叶形烟缸”、“南瓜烟缸”、“大栗杯”、“竹根笔筒” 等数十个品种, 批量生产。 又制作了一批精美作品如“莲蓬烟具”、“竹节烟具”、“小藕笔架”、“南瓜壶”、 “荸荠壶”、“妇女耕牛”等作品,曾在各种展览会展出。1973年以后,是她创作的高峰期, 创作了“白藕酒具”、“枇杷笔架”、“蛤蟆捕虫水盂”、“蛤蟆树桩盆”、“树段盆”、“西瓜壶”、“绿荷叶壶”、“荷花瓣杯”、“芒果壶"等,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蒋蓉制《牡丹壶》
蒋蓉制《荸荠壶》
1983年,她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进修班的学习, 尽管年届65岁,创作热情却依然不减。“百寿树情壶”、“玉兔拜月壶”、“菊蕊花蝶”、 “松果壶”、“荷叶壶”、“双龙紫砂砚” 等,是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她先后参加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的宜兴陶艺展、北京的宜兴紫砂陶汇报展、日本横滨的宜兴陶瓷展览, 多件参展作品获得殊荣 。“芒果壶”、“西瓜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她还多次赴马来西亚、香港举办展览,并发表论文。l997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陈鸣远作品研讨会”,还对藏品风格作出鉴定。
蒋蓉在7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 共创作新品一百余件, 作品无不洋溢着天真烂漫、自然可人的纯朴气息, 这是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感的流露 。
蒋蓉制《芒果壶》
蒋蓉制《束柴三友壶》
蒋艺华老师的访谈记录
挂念昔日教导
晃眼一过,已十周年了,蒋艺华老师非常挂念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昔日的生活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
尤其是在紫砂创作的时候,总是不自然的还会想起母亲当年的悉心教导,感恩之余总不免有些伤感。母亲在的时候,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教导都是非常严格的,经常说只有把人做好,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孩子们喜欢的“蒋奶奶”
我母亲特别喜欢小朋友,我母亲经常说,学好紫砂,要从娃娃抓起,要让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受到紫砂的熏陶。我们紫砂厂的幼儿园每至六一儿童节,我母亲总会送去一些学习用品,与小朋友互动,教他们做陶,小朋友特别喜欢蒋奶奶捏出来的鸡、鸭、老鼠、青蛙、猴子等一些小动物。
要向老一辈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紫砂的传承一代更比一代好,手工的技艺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前辈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即使没有现代这么优越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创作出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们不仅要将紫砂的技艺,更要将紫砂的人文精神传承有序、发扬光大、做得更好。
蒋蓉制《蛤蟆石榴桩壶》
蒋蓉制《碗形壶》
(上述作品照片均由蒋艺华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