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陶都故事 (近代篇) 第一集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陶业生产
2016-05-28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陶都故事(近代篇)——第一集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陶业生产”
1956年2月,宜兴陶瓷公司成立,4月与陶联社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二块牌子,1964年3月体制上升,隶属江苏省轻工业厅。当时,宜兴陶瓷公司领导14个企业和1个实验工场,主要生产缸,坛,盆,罐,砂锅,茶壶,后来发展化工陶瓷,电子陶瓷等。传统日用陶瓷门类为:粗,溪,黑,黄,砂和紫砂。五十代初有陶瓷手工业近一千家,从业人员3252人。
江苏省轻工业厅在丁蜀设立陶瓷总公司(国营企业)负责生产和销售,陶瓷总公司设立原料总厂(负责各大陶瓷厂的泥土原料的开采和练制生产)、各大陶瓷工厂(如红星厂(均陶厂前身)、彩陶厂、大兴厂、建陶厂等,负责各类陶瓷生产)、供销社(负责陶器的销售)。
(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辛苦采泥,采完泥后工人利用独轮车运泥)
(上世纪五十年代,没有练泥机,工人们只能依靠手工练泥,这个行业工种在当时叫做“沉宕”,是陶瓷公司最低下的行当,收入低,泥尘多。)
(工人将原料总厂运来的泥进行陶瓷生产,上图工人正在制作宜兴均陶,均陶堆花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堆花仅仅只能采用技术含量较低的平贴法)
(陶坯制作完成,工人们开始为产品上釉)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人们生产的简单的陶瓷产品就是依靠古龙窑焙烧而成的。
(昔日丁蜀窑场)
(该古龙窑为“前进窑”,至今仍还保留完整,在丁蜀老均陶厂内。龙窑依坡而建,蜿蜒而上,像极了一条龙,因此得名。人们为了避风遮雨,为龙窑搭上了“窑蓬”,而龙窑最上面一段由于露天火焰比较大,容易着火,因此最上面一段不能够搭建窑蓬。
(烧窑工人在烟熏火燎的龙窑顶上焙烧产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人们挑坯进古龙窑装窑。装窑工,宜兴土话叫“装窑佬”分为两种,外提窑和内提窑,将坯挑到窑内的工人叫外提窑,窑内将陶坯摆放好进行烧制的大师傅叫“内提窑”,其中内提窑工种较好,收入水平较高。)
(产品烧制完成,龙窑工人在窑内开窑时滚缸)
(陶瓷产品烧制完成后,利用船只送货入栈,由供销社进行销售,宜兴水路四通八达,当年所有的陶器运输皆通过水路运往全国各地。)
管理员联系方式:
微信号:xiaoming021787、yzqcwangxia
电话联系:13506151551(史)、18761561137(王)
邮箱:419787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