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预警平台

通关便利为进口提升助力


2018-11-05  

   又一项便利进口的通关措施出台。日前,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自1015日起,属于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和属于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除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外)进口许可证件申领和通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作业无纸化。

   近年来,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扩大开放,这样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利好措施接连不断。作为通关服务与监管部门的海关,在配合国家层面政策落实的同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助力贸易平衡发发展,提升进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去年海关通关时间已压缩了三分之一。今年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上面,目前也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年底前进口通关时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压减1/3,从97.39小时压缩至65小时。到2021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减至48小时。

   单证减化流程优化

   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今年81日起,进出口货物实施整合申报,原报关单、报检单合并成一张新报关单。原报关报检申报系统整合为一个申报系统,进出口企业报关时只需录入一张报关单、上传一套随附单证、采用一套参数代码,实现一次申报一单通关。

   这次整合申报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后,海关机构改革在实现改头换面基础上脱胎换骨的第一步,也是进口业务全面融合的标志性改革举措。经过简化整合,进口申报随附单证中原报关、报检74项随附单据合并整合成10项,102项监管证件合并简化成64项。

   据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表示:“海关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通关流程。比如,我们将提高进口货物抵达口岸前的‘提前申报’比例,非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到港即可以提离;再比如,推行铁矿石等矿产品‘先验放后检测’,开通农副产品、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等。”

   据了解,“提前申报”是海关为了加速企业通关,实施的在舱单数据提前传输的前提下,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提前申报报关单,海关提前办理单证审核及税费征收,实现货物到港即提离的一项便捷通关措施。2014年海关总署就发布了《关于明确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管理要求的公告》,近两年基于海关接收舱单数据准确性的提高、通关无纸化及放行信息电子化的推进,进口提前申报模式已比较成熟。与传统的“货物到港,申报进口”模式相比,进口提前申报模式下海关通关作业前置,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也大幅缩短,从之前的三四天缩短到半天。

   在提升进口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方面,海关总署不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功能涵盖国际贸易主要环节,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口岸。最新统计显示,“单一窗口”主要申报应用率已由去年的30%提升到70%以上。

   以进口为例,此前海运进口清关环节为线下操作。由于不同船代(船公司)换单和押箱场所分属多地,企业换单、押箱、缴费业务都要安排专人“跑单”。通过大通关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单一窗口”将口岸各部门申报数据及单证进行协调和简化,实现数据一次录入提交,多次共享使用。货代公司仅需到船代公司递交国外发来的纸质提单,即可派车到港口提取货物,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腿”。

自今年11日起,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口货物已经实现申报无纸化。

   监管全覆盖合作更紧密

   受到进口降税、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政策的激发,企业等微观主体参与进口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口记录的企业为19.4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380家。在促进进口的同时,海关对进口环节的监管并没有丝毫松懈,既要“通得快”,又要“管得住”。

   通过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海关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优化服务,一方面在口岸上第一时间防控处置安全准入风险;另一方面实行以事后干预为主的税收征管风险防控模式,实现“管得住”与“通得快”的有机统一。

   “以前货物到了,往往因为缴税的问题影响物流周转;现在‘先入区,后报关’,进口货物从抵港到抵达工厂只需两个小时,货物流转速度提升了20%以上。”英特尔大连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体验了大连海关推出的“分送集报”“先入区,后报关”等监管新模式后如是说。

   与此同时,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都机场海关快件监管现场、洋山港、青岛港,“跨境物联网手持移动设备”、自动化扫描分拣线、H986高科技查验设备等高科技设备,让海关关员能够对存疑商品当场下达布控查验指令,同步传输到海关作业系统中。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介绍说,全国海关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实现智能作业、智能分析、智能服务、智能管理,逐步探索在更多领域实现“机器代替人工”,全方位提升海关查验效能。

   此外,据《2017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发布的情况,去年我国与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共签署了44个进出口食品安全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并妥善解决了一系列输华食品检验检疫问题,努力形成进出口方相互协作、各负其责的共治格局,从根本上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发展,目前已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各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治理体系。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