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访佛
白水
五台山因有五个台状山峰而得名,由于山中常年有冰,夏无酷暑,又称为清凉山。汉代伊始,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载入佛经者。台怀镇座落中台,寺庙林立,殿宇栉比,其中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为五台山五大丛林。
汽车在五台山中行,笼罩在淡淡的雨雾中,远峰近峦,密稠稠七分葱绿,三分鹅黄。山谷间的行云,成丝、成缕、成卷;轻快的、迟重的、银灰的、淡青的,渐渐升腾,渐渐不见,仿佛朝佛者匍匐祈祷的身影,参差翳入天听。
由台怀镇而登菩萨顶,适逢大雨,有喇嘛双手合十说是“花雨”。《法华经》载:佛祖讲经时,天空普降“曼多花、摩诃陀罗花、曼殊沙花……,”意思就是大紫花、小白团花、蓝色花……五彩缤纷地落在佛和四众弟子以及拜佛者身上。
菩萨顶是指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佛化”了的广大空间。在佛门中文殊是智慧的象征,重在阐发理论,所谓“智之通猛精进莫若狮”,所以他的坐骑为“青狮”。
香积厨(寺庙厨房)有两口硕大铜锅,每口锅的对径2米,深度1米左右。据说有年春荒,寺庙发愿舍食,有一瘦小喇嘛赤身下锅洗涤,以便生火煮粥,赈济乡民。因天地寒彻,滴水成冰,小喇嘛在锅内几至冻晕。我认为:小喇嘛这种献身精神与佛家普济众生思想是统一的,诚然觉得真而且美。
崇宏肃穆的大雄宝殿是不容喧哗,随便瞻仰的,虔诚的香客须依次布施,献上香火,顶礼膜拜。大雄宝殿的“大雄”意谓“唯大唯雄”,是对释迦牟尼的顶敬之词,《传灯录》载:释迦牟尼降生时,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后来佛门弟子以此比喻佛语。
出山门赏鉴康熙皇帝的御书《灵峰胜景》,雨渐渐停了,灵鹫峰云影浮沉,使古刹更为幽润。小心翼翼循石级而下,走不多路,便到显通寺。这座五台山最大的寺院始建于东汉年间,现存房舍殿宇大多清代建筑,佔地约有8万余平方米。
无量殿寓意“佛法无量”,通体砖石结构,无梁无柱,又称无梁殿。整个殿堂外面看是7间,里面却是3间,“毗卢遮那”佛所坐千叶莲花座,高约6米,比喻“佛心无染,清静无为”,普示佛的圆满灵觉。
铜殿是显通寺重要的特色建筑,结构精妙,造型优美,用铜10万斤浇铸而成。殿的内壁铸有万尊小佛,外壁篆刻“玉兔白莲、犀牛望月、二龙戏水”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殿前立铜塔五座,分东、西、南、北、中排列,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铜殿、铜塔几经修葺,并在前几年贴上金箔,远远望去,巍然在山麓耸立,金碧辉煌。
塔院寺因塔而名,有明代白塔两座,一大一小。大白塔原名“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高56.4米,基础深入地下10米,须弥座围长108米,其造型样式构成的精神格局,烘托出神体和神性的灿烂光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据说小白塔地宫铁函,藏有文殊头发,可领略几许禅机,得到心灵上的慰籍与永生。
寺院僧侣早晚都做功课,经声、钟声、法号声,雄浑悠扬。如果在红墙黄瓦、绿树白塔下小坐,应可意会到超凡脱俗之美,名山胜地之美,于是一片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