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关停能否带来转型?


2008-05-31  

关停能否带来转型?

广东佛山整治传统陶瓷业引发震撼

车晓蕙;孔博

   “佛山陶瓷”是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受环保、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制约及产业转型和升级压力影响,污染重、能耗高的传统产业成了当地政府整治的重点对象。

  佛山市目前已列出详细时间表,全市400余家陶瓷企业三年内将只留几十家,今年就有上百家陶瓷企业被

  限期关闭、搬迁。为此,当地陶瓷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震撼。

  前年招商、去年投产、今年关闭

  一位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过去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办厂,2006年在地方政府的动员下搬到南海区狮山镇的官窑。当时考虑这里距离市区有三四十公里,不会受城市规划影响,因而投入6000多万元建了新厂。2007年4月,该厂通过了各方面验收投产,岂知刚过半年多就被列入关停企业名单,要求今年底前必须搬走或者关闭。

  这位企业负责人痛心地说,一条陶瓷生产线的投资回报期在5年左右,有关部门不做前瞻性的产业指引,而是采用“骤死”方式进行产业调整,让企业无所适从,损失惨重。

  陶瓷曾是佛山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陶瓷业在佛山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下降,仅占GDP的不足10%。与此同时,能源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也使这个传统优势产业面临重重压力。

  2007年下半年,佛山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政府文件,提出对污染重、能耗高、安全生产和环保不达标的陶瓷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实现优化调整目标。

  今年初,这个市陶瓷企业集中的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等相继确定了关停企业名单,计划年底前完成175家陶瓷企业的转移关停,占总数的50%。

  节能减排压力大

  资金链断裂风险高

  记者采访中发现,佛山陶瓷企业界表示,理解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但实施办法不能简单粗暴。

  佛山建辉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信辉说,相关政府部门没有提出明确的环保标准,也没有跟企业协商,就公布了要关停的企业名单,这等于“杀死”企业。他认为,企业对节能减排政策是拥护的,只要有相应标准会努力做到。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想关就关,让企业没有喘息的机会。

  记者在一份狮山镇政府文件中看到,这个镇对43家陶瓷企业设立了关停期限:2008年底前关停24家,2009年关停10家,2010年关停6家,仅保留3家企业。佛山有的区领导表示陶瓷企业一家不留。

  关停名单一公布,企业骤然陷于困境。一位在顺德区乐从镇从事卫生洁具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说,经销商一听说关停企业名单,就不敢再进货了,这将导致一些陶瓷企业资金链断裂,现有的库存产品贬值、积压;不仅如此,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以及对员工补偿也将成为难题。

  市场规律须尊重

  行政手段要适度

  近日召开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与总部经济发展峰会”上,佛山市禅城区经贸局局长胡安泉表示,陶瓷产业升级和转移是环境逼出来的。随着广佛都市圈的加快发展,佛山的城市定位迅速提升,保留大量的陶瓷企业与城市不相称。

  佛山市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产业不调整没出路,佛山的目标不是不要陶瓷业,而是大大压缩生产,把陶瓷企业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以及陶瓷机械制造等放在佛山,形成国际陶瓷创新中心,发展陶瓷总部经济。

  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我国陶瓷业从传统工业转向现代工业,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让企业死掉。“佛山陶瓷”是一个知名地方品牌,应从引导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帮助企业跨越环保、节能等技术门槛,向产业升级的方向迈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指出,佛山市似乎没有抓住陶瓷业产生污染的关键所在,比如燃料产生的硫化物是陶瓷生产的主要污染源,应该采用清洁燃料。迄今为止并没有提出清洁能源的要求。而在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等其他陶瓷产区,由于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陶瓷业的污染问题已得到了明显改善。

  国情研究专家李春华博士说,企业是搬迁还是留下,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否则让企业难以信服。政府应该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千方百计地改造、提升产业,将传统的陶瓷产业提升为现代工业,而不该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运用行政手段开列企业关停清单。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表示,佛山陶瓷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15万-18万人,涉及化工、机械、包装、餐饮、物流、广告等诸多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要适度,不能简单地“赶走”了之。如果陶瓷企业纷纷关闭,还想发展所谓的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很可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