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丙戍年宜兴紫砂回眸


2007-03-13  

丙戍年宜兴紫砂回眸

史俊棠

    农历丙戍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狗年。记得鸡年岁末,就迎来一片“旺旺”声,各行各业,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都想在狗年图个“旺”。综观丙戍年的宜兴紫砂行业,倒确实是个“旺”年。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份目录中,宜兴紫砂陶技艺列全国12种烧制陶瓷技艺之首,即351号。这无疑为久负盛名的宜兴紫砂陶工艺带来新的看点,也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谢南京大学的贺云翔教授,是他带领着一批学生,在为宜兴紫砂“申遗”锲而不舍地工作着。宜兴紫砂作为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申遗”,路漫漫其远修兮,但毕竞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过程比目标更重要,能走好这一过程,对宜兴紫砂的发展与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咬住目标不放松,各项基础工作要扎实推进。

为配合“申遗”,市陶协专门组织人员,搜集图片、资料,编撰《宜兴紫砂陶》一书,该书作为江苏省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得到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目前10多万字的书稿及200多幅照片已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一样为配合“申遗”,市陶协与无锡电视台拍摄了科教专题片《宜兴紫砂陶》,并制作成DVD碟片,片中展现当今的几位紫砂大师在创作时的风采,数位被业内一致公认的制壶高手,实力派人物也一展身手,尤其是顾景舟嫡传弟子葛陶中做壶的全过程,让爱壶者领略了紫砂陶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

同样为了配合“申遗”,陶协组织了“首届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100位参赛选手经过三天的角逐,在徐汉棠、汪寅仙、吴群祥、施小马、陈国良、葛陶中、江建翔等七位主考官的严格评审下,12位优秀承传人,26位合格承权人脱颖而出。而紫砂陶网站在考场网上作了直播,更吸引了全国各地爱壶者的眼球。通过这次亮相使我们对全手工制壶传承的深层次理念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与世界“留住原始手工艺”的创导的接轨加速了步伐。

    11月30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将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在此之前的二周年时间里,参与制订这个《条例》的无锡市人大、宜兴市人大及市政府法制办的同志们,多次来产区召开座谈会、搞调研征求意见,成稿后反复推敲,用词用句,尽可能使《条例》有可操作性。《条例》主要从保护入手,即:保护紫砂资源,保护传统技艺,保护优秀的技艺人才,逐渐规范市场秩序。一个传统的民间工艺,由地方立法来加以保护,在全国还不多见,因此意义不同一般,《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的认真贯彻实施,也必将为宜兴紫砂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年,是宜兴市人大的《紫砂议案》三年实施的最后一年,三年盘点,无论是资源保护,还是从业人员的职称管理;无论是紫砂市场秩序的规范,还是技艺人员的纳税意识、社会责任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紫砂文化的弘扬和紫砂新人的培养,确实做了许多工作,成效也十分明显。当然为业内人最为关注的,当属技术职称和荣誉职称的评审,年初的研究员级高工名单公布后,虽然舆论一片哗然,但也无伤大雅,民间艺人,不能戴了“研究员级”就沾沾自喜。还是以自己的作品来说话,能不能研究,则要看名人的造化了。之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申报、5月份的省大师、省名人的申报,业内都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甚至社会上也有反响,媒体也极为关注。但最终还是都能理性对待,根据评审结果,又有李昌鸿、鲍志强、周桂珍、顾绍培四位同志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曹婉芬、毛国强、徐达明、季益顺等被推荐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侯选人,何挺初、陈建平、陈国良、周尊年等被推荐为江苏省工艺名人侯选人。但愿这些获得荣誉职称或即将获得荣誉职称的从业人员能为宜兴的紫砂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尤其要在技艺传承、文化弘扬、艺德操行等方面做好榜样。

    2006年12月18日,宜兴市人事局34号文件,按无锡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锡职办(2006)65号文,杨义富等39人已具备工艺美术师资格,同时还有徐建国等11人已具备无锡市地方工艺美术师资格。这样,紫砂从业人员中又多了一批政府认可的工艺师,至于由宜兴市考评认定的助理工艺师和工艺美术员,数量也相当可观,但愿为之苦苦奋斗而追求技术职称的人员,能名符其实,成为又一批紫砂技艺的传承人。这样,目前已拥有高级工艺师80名,工艺师146名,助理工艺师260多人的宜兴紫砂技艺队伍,有力地支撑和引领着紫砂作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丙戍年值得喝彩的应是紫砂艺人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是纳税意识有所增强,尽管税收入库的绝对数量仍微不足道 ,却比上年增长百分之百。在丁蜀镇慈善分会建立发动的募捐中,陶艺家们踊跃响应,慷慨解囊,徐汉棠大师10万元,汪寅仙大师5万元,其余大师每人3万元。在全社会募捐到600万元善款中,陶艺界就有83.6万元。之后又见报载,顾绍培父女将拍卖茶壶所得款项用来拯救白血病人。这是紫砂艺人在致富自身的同时,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第八届全国陶艺评比中的6个金奖作品获得者李守才、邱玉林、徐达明、季益顺、徐南、许煜红更是将获奖作品全部捐赠给市政府,由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些行动都是艺人们精神升华和形象提升的具体体现。我为他们高兴,为他们击掌叫好,但愿这种精神能发扬光大,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丙戍年,紫砂展示活动一个接一个,邀请函一张接一张,紫砂陶作品当作礼品赠送的对象一个高一个。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从北大校长手里接过紫砂壶,新闻照片见诸各种报端,实乃宜兴紫砂的大幸。6月份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陶瓷艺术展”,12月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优秀精品展”都给予了宜兴紫砂很高的评价。在陶都宜兴举办的2006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宜兴地区的6个金奖中,紫砂就占了3个,16个银奖和38个铜奖中几乎是紫砂的份额。在全国陶评期间,以紫砂为代表的当代宜兴陶艺作品展及吴鸣紫砂陶艺展也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在上海举办的所谓大师精品展览上,那种毫无含金量的金杯银杯,急功近利者也趋之若骛,只要买了摊位的,几乎无例外地可以捧上几个奖杯。而几年来叫得响刮刮的西湖博览会,似乎对近在咫尺的紫砂从业人员,吸引力却每况愈下,天津民博会、广西的东盟博览会,还有许多茶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总会有紫砂作品现身,至于效果就无法与广州的一年两次茶博会相提并论了。尤其是11月份在广东(国际)茶博会上,200平方米的紫砂文化展厅,连续多天,人头攒动,争相一睹16把历史紫砂精品茶壶及当代大师作品,用“紫砂文化闪亮羊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历来紫砂壶与茶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相印生辉,真是茶随壶香,壶随茶响。

    2006年6月22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浙江宁波举办的“首届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向全国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突出贡献者颁布发了工艺美术成就奖”证书,紫砂大师徐汉棠就是其中之一,成为陶都宜兴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陶艺大师。

    2007年的6月3日,是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逝世10周年,陶协与省陶专委举行了一次规模不小、规格很高的纪念活动,中国陶协秘书长、市委、人大、政协,市政府的领导,家属、亲属、徒弟学生、业内人士、生前好友济济一堂,缅怀他对紫砂事业的执着追求与重大贡献,顾景舟是宜兴紫砂的一座丰碑,业内外公认,不容置疑。

    新中国成立后省政府确认的7位紫砂老艺人中,最后一位紫砂花器大师,也称之为泰斗级的人物蒋蓉,被指定为“紫砂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代表,不幸的是她于2006年1月8日因脑血栓中风送医院救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当即到医院看望,并要求医院积极救治,业内人士十分关注,探视者络绎不绝,一年过去了,生命仍顽强,只是偏瘫失语,辗转床第,再也难现她天真童稚的风趣和灿烂的笑容。作家徐风抢在她病倒之前,做了大量的采访、资料搜集工作,完成了《花非花·紫砂艺人蒋蓉传》的长篇传记文学创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0月29日,趁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在陶都宜兴举办时,举行了首发仪式,全国各地的文学家、评论家、地方领导、业内人士,会场座无虚席,对蒋蓉大师好评如潮,这对仍然在与病魔作顽强斗争的蒋蓉来说,可以得到些许欣慰。继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二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一致通过授予她“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丙戍年12月24日将证书送到病床前,她似乎知道竟睁眼一笑。

    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开幕式上,国际陶艺学会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分别授于“中国宜兴——世界制壶中心”和“中国宜兴——茶壶之都”的称号。

紫砂陶是工艺品、实用品,但不可否认已成为一种高雅文化。文化人对紫砂的情结,让紫砂文化的积淀越来越厚。新当选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到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随身总带着一把宜兴紫砂壶,用来润嗓子,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心痛不已,且十分懊恼,最后的解脱是去店里买了一把赔给自己,可见紫砂情结之深。徐秀棠大师前几年编著的《中国紫砂》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加印,2006年,他又推出《紫砂入门十讲》一书。作家山谷也推出《风雅紫砂》一书。陈茆生、丁兴旺两位执教杏坛的退休老师,精心合著了《紫砂壶铭赏析》。            因紫砂工艺二厂厂庆十周年 (1990)发起的紫砂征文活动而编著的《紫砂春秋》,时隔15年后,由文汇出版社再版发行,而其它有关紫砂艺人个人的作品、画册、书籍的出版也为数不少,电视艺术片《中国紫砂》获第十九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总之,紫砂文化是丙戍年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

   在紫砂工艺生产经营愈来愈走向作坊化的趋势下,由韩国地乳茶会朴贤先生投资百万美元,与范家壶庄共同构造一个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范家壶庄紫砂陶艺有限公司,在10月份的宜兴市金秋洽谈会期间竣工开张,大批韩国政要、新闻媒体、陶艺家、茶人前来参加开业庆典。一个农村的制壶世家能和韩国客商合作,成立如此规模的紫砂陶公司,并确立全新的经营理念,近年来少见。

   旺旺的丙戍年,宜兴紫砂总的说不错,仍呈一派繁荣,但也不能过份乐观,过多的炒作,或者把各种商业活动都冠以紫砂文化的吹虚,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感,这充分反应了从业人员的浮躁心态有增无减,传统的继承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还有待努力。少数媒体不负责任地对紫砂原料的妄加评说,使用壶人产生疑虑,对所谓的一些紫砂精英的肉麻吹捧,让玩壶人难找东南西北。业内人士还应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排斥;多一些尊重,少一点忌妒;商业活动则要多一些诚信,少一些诡谲。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和文化上的百花齐放氛围还应浓厚一些,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花开才能使紫砂陶争奇斗妍,芬芳溢流。(作者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2007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