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9第一期


2019-01-30  

史俊棠

 

我的陶瓷我的梦,逐梦扬帆庆新年。风雨兼程中,我们送走了既平凡又不平凡的2018年,满怀豪情跨进了充满希望的2019年。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目标,新年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永不满足的心态,扬帆远航,不断开创宜兴陶业发展的新辉煌,谱写陶瓷文化的新篇章。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贯彻发展新理念,推动陶瓷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陶瓷产业不断转型发展,运行质态稳步提升,规模企业行稳向好。骨干陶瓷企业实现销售63.5个亿,同比增幅21.7%,实现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幅12.63%。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增加至19家。其中宜刚耐火销售突破5个亿、拜富科技和南方耐材实现4个亿,奕安陶瓷、兴贝耐火、国豪科技、丁耐公司、三恒窑具、华井科技增幅都在30%以上,引领着宜兴陶瓷经济的飞跃发展。宜兴陶瓷仍然是丁蜀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一年,我们以丁蜀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不断挖掘陶瓷文化的深刻内涵,陶瓷文化活动亮点纷呈。宜兴紫砂从加拿大到“从都国际论坛”、又从日韩走进俄罗斯“品牌展”;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开进紫砂故里;一批国大师师徒作品展继续引领风骚;“紫砂•九隽”从上海到东莞;“宜窑逸色”亮相北京;“风华正茂•海澜杯青年陶艺家创新作品展”、“十指抟砂·匠心筑梦”等,展现了新时代陶艺活动的无穷魅力。四年一届在龙泉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宜兴产区送展作品和获奖数量、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宜兴陶瓷的艺术风采。2018年捷报频传:宜兴紫砂荣膺江苏“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李守才荣获中国轻工“大国工匠”;毛国强、吴鸣、季益顺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奇敏获江苏省紫砂技能大赛状元;史小明、范泽锋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有力地彰显了宜兴陶艺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这一年,行业协会始终坚持“服务、协调、代表、自律”的宗旨,始终不渝地服务陶瓷行业。省、市陶协相继换届选举后,按照社团管理新要求,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理顺关系,抓好内涵管理,在已建六个分会的基础上又先后组建了工业陶、建筑陶等分会,确保精准服务、高效运作。均陶、青瓷、花盆、陶刻、紫砂文化促进会、女陶艺家等分支机构,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富有影响力的陶事活动。分会工作竞显风流,陶协工作更加主动。今年我们还将组建雕塑分会,以服务和培育陶瓷雕塑队伍的发展壮大。

岁序易,华章新。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欣逢改革开放、国运蒸腾的美好年代,广大陶瓷工作者,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努力地工作,矢志不渝,逐梦前行,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向祖国生日献礼。今年还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这是我们陶瓷人自己的节日,也是展示陶都宜兴陶瓷文化魅力的最佳窗口和最好舞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这是新时代我们陶瓷人应有的气魄和风范。千秋窑火在宜兴,生生不息仍旺盛,陶艺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而熠熠生辉。我们要凝聚共识,戮力同心,共谋良策,积极作为,奏响宜兴陶瓷文化发展的新乐章,夺取宜兴陶瓷经济的新成就,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而增光添彩。

祝宜兴陶瓷行业的全体员工,新年新喜,幸福安康!

 

我的陶瓷我的梦  逐梦扬帆迎新年

省、市陶协(商会)召开工作年会

 

1月6日下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商会在丁山国际大酒店召开“我的陶瓷我的梦、逐步扬帆迎年新”工作年会,共同回眸江苏陶瓷、宜兴陶瓷不平凡的2018,展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2019

宜兴市政协副主席温秀芳、江苏省陶协会长丁全炳、江苏省陶协名誉会长、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省陶协副会长孔德双,丁蜀镇委副书记、镇长任飞,副镇长王勇、史成俊,镇人大主席周泉荣,市陶协副会长鲍建生、程同德、史昶,市陶瓷商会会长葛伯初,国大师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鲍志强、顾绍培、曹婉芬、毛国强、吴鸣、曹亚麟、邱玉林、徐安碧、李守才、范永良、张红华、王亚平、陈国良、陈建平、储集泉,市陶协各分会会长、秘书长,陶瓷行业超汇企业的负责人,省、市、陶协理事单位和陶瓷专业合作社的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会议。

省、市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史昶代表省、市陶协在年会上作“我的陶瓷我的梦,逐梦扬帆迎新年”的讲话。他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宜兴陶协换届后的开局之年,也是省陶协顺利换届之年。一年来,陶瓷产业稳定增长、陶瓷文化精彩纷呈、特色小镇初见成效、陶瓷协会高效运作,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新一年的陶协工作,省、市二级协会理事会已有新的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回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愈知进,知之深则愈之达”。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工作去逐梦扬帆,去追求卓越,共同构筑新一年的陶瓷梦想。(讲话全文见2版)

会上,对去年12月份在中陶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荣获“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行业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中国陶瓷行业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中国陶瓷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宜兴产区(包括高淳)的个人和单位举行了颁奖仪式。

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家迪、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美兰、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紫砂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建荣,大师代表鲍志强、李守才,特邀代表宜兴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副总裁戴利华在会上作了发言,回顾过去一年来在省、市陶协的关心支持下企业取得的发展成果,展望新一年更加美好的前景。

市政协副主席温秀芳,省、市陶协领导丁全炳、史俊棠,丁蜀镇委副书记、镇长任飞分别作了讲话。(崔听槐)

        “我的陶瓷我的梦  逐梦扬帆迎新年”      

——在省、市陶协年会上的讲话

                       

 2019年元月6

 

 新的一年开启了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载着新的梦想。今天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商会在这里举行“我的陶瓷我的梦、逐梦扬帆迎新年”活动,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回眸江苏陶瓷、宜兴陶瓷不平凡的2018,一起展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2019

 过去的一年,是宜兴陶协换届后新的开局之年,也是省陶协顺利换届之年。过去的一年中,陶瓷产业稳定增长、陶瓷文化精彩纷呈、特色小镇初见成效、陶瓷协会高效运作,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过去的一年,陶瓷产业不断转型发展、运行质态继续稳步提升、规模企业贡献逐渐加大、发展后劲展现喜人局面。省陶瓷进出口集团公司重点推出了“江苏陶瓷文化创意中心”,高淳陶瓷高档国瓷餐具继续占领国内外市场制高点,“中国日用陶瓷设计中心华东分中心”落户高淳,“国家级陶板幕墙研发中心”落户宜兴,宜兴产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实现销售63.5个亿,同比增幅21.7%,实现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幅12.63%,工业陶瓷科技含量领先,实现应税销售59.2个亿,同比增幅也达19.2%,出口创汇近8千万美元,同比增幅接近10%。其中宜刚耐火销售突破5个亿、拜富科技和南方耐材实现4个亿,奕安陶瓷、兴贝耐火、国豪科技、丁耐公司、三恒窑具、华井科技增幅都在30%以上。旭硝子、化机厂、王子制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这些都可圈可点。

过去的一年,陶瓷文化五彩缤纷,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在国内外展开较有影响的陶艺活动达六十多次。宜兴紫砂从加拿大到“从都国际论坛”、从日韩走进俄罗斯“品牌展”,其国际化水平继续提高;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开进宜兴,其艺术馆落户宜兴其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工;全媒体纪录片《百年巨匠紫砂篇》在宜兴开拍;吕尧臣、顾绍培、吴鸣、张红华等一批国大师师徒作品展继续引领风骚;“紫砂•九雋”从上海到东莞、“宜窑逸色”亮相北京、“风华正茂•海澜杯青年陶艺家创新作品展”、“十指抟砂·匠心筑梦”等新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既是形式到内容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也彰显了新时代陶艺活动的无穷魅力。四年一届的“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作为中国陶瓷界的“奥林匹克”,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合计送评作品有3289件,宜兴产区共送评493件作品,我们获得163个奖项,其中金奖22个、银奖67个、铜奖74个,送展作品和获奖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宜兴陶瓷的艺术风采。

过去的一年,行业协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始终坚持“服务、协调、代表、自律”的宗旨,规范而高效运作。自2017年底宜兴陶协组成新一届理事会、20188月江苏省陶协换届选举后,按照社团管理新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宜兴陶协组建了工业陶、建筑陶等产业分会,布局谋片全面到位。均陶、青瓷、花盆、陶刻、紫砂文化促进会、女陶艺家等分支机构,从实际出发,均组织了较有特色、较有影响的活动,使陶协工作纲举目张,各显神通,各尽风流。

过去的一年,广大会员意气风发,精诚共享和谐家庭。一年来协会力所能及地为会员服务,广大会员向往组织、关爱组织、视协会为家。在这一年中,我们也分享了众多的喜悦,宜兴紫砂荣膺江苏“十大地理标志品牌”;李守才获中国轻工“大国工匠”;毛国强、吴鸣、季益顺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奇敏获江苏省技能大赛状元;史小明、范泽锋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无锡市南方耐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路济民、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家迪获得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永斌获评中国陶瓷行业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江苏省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炳华获评中国陶瓷行业杰出科技工作者;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德双、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董事长葛伯初、无锡市宜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裴小罗、宜兴摩根热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勤仙获得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称号;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陶瓷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称号。2018年又有一批陶艺工作者晋升了职称,其中晋升高级职称113人、中级职称124人、初级职称801人,到2018年底,全市有职称的陶艺工作者累计达7249人,陶艺人才队伍继续壮大。可以说,2018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新一年陶协的工作,省、市二级陶协理事会已有新的谋划。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传统陶瓷产业和陶瓷文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愈知进,知之深则愈知达”。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工作去逐梦扬帆,去追求卓越,共同构筑新一年的陶瓷梦想。

《双桥村志》首发式在双桥村举行

 

范新荣主编、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双桥村志》,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双桥村村部会议室举行首发式。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丁蜀镇党委副书记方晔、宜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燕军、宜兴市档案局副局长宗伟方、宜兴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范明荣、市文管办、市村志办等相关领导、嘉宾以及双桥村全体党员、部分村民代表近150人出席了首发仪式。

双桥村家家户户以陶为业,先后获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名、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含大师1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5名、工艺美术师64名、助理工艺美术师158名。以东方紫砂街为集中区的前店后坊式紫砂商业店铺集群,成为丁蜀镇陶瓷产业区周边规模最大的紫砂产品集散地、加工区。全村共有以紫砂产品营销、加工为特色的店铺1100家,是名副其实的“紫砂生产专业村”。

首发式由双桥村党总支书记冯志松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双桥村志》编撰等相关情况:历时两年有余,聚全村之力。赖众人之手,十易其稿,反复修纂,终于出版发行,这是双桥建村以来最有意义的一项文化工程。接着丁蜀镇党委副书记方晔、宜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燕军分别代表丁蜀镇党委政府和市文广新局,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双桥村志》的出版发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村贤代表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的发言,联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双桥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畅谈了村志编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言语中充满了对美好家乡的自豪和赞美之情。首发式现场还举行了向宜兴市档案馆和图书馆的赠书仪式。

《双桥村志》,有着厚重的地域人文特色。全书十二章共40多万字,探寻了双桥村的历史踪迹,写实留存了双桥历史风貌,突出记载了双桥渎区农业、紫砂产业、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全方位展示了新农村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人文特色。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陶欣)

中超利永:校企合作再谱新篇

 

1月8日下午,“校企合作研发签约仪式暨利永新品发布会”,在宜兴丁蜀镇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举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院长蒋彦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倪勇,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壹分之贰产品设计工作室创建者黄昊,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副院长王超,分别代表3家院校与企业方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映斌签订合作协议。双方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训基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落户利用公司揭牌。利永紫砂研发部周艳玲在现场作了研发成果发布,展示了利永新品、复刻精品及院校合作成果。推出了《缘起套组》《竹节煮茶器》《茶墨清心套组》最新作品,并用视频对新品设计理念、工艺审美、文人雅趣等方面作了阐释和解读。利用紫砂与3家院校签约合作,有效促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共赢。(陶讯)

旗袍春晚辞旧岁,陶都风采迎新年

由华夏文化促进会、北京东方旗袍艺术中心主办的“2019第五届旗袍春晚”1月14日在北京亦城财富中心隆重举行。宜兴女陶艺家代表队在市陶瓷行业协会及宜兴旗袍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正式走上首都的舞台。

在下午三时举行的”年度全国魅力旗袍人”颁奖典礼上,宜兴市旗袍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旗袍会常务副会长史建珍,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顾勤获得中国旗袍文化传播特别奖。其中,顾勤女士作为旗袍文化形象大使将代表中国旗袍人登上2019年春节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宣传、弘扬中国的旗袍文化。

晚上七时,宜兴的女陶艺家们身着典雅旗袍,以节目《来到宜兴遇见你》,首次将宜兴陶瓷“五朵金花”推向旗袍春晚

《来到宜兴遇见你》由蒋雍君策划、顾勤编导,经宜兴市旗袍文化研究会推荐入选“2019全国旗袍春晚”。节目得到了旗袍春晚组委会和现场观众的高度赞誉。 

 本台晚会,除了腾讯直播等视频直播外,还将在央视新闻进行传播,春节后择时在《旅游卫视》节目中精编播出。(陶讯)

 

《香猪拱福》生肖贺岁瓶

 

    元月2日,喻意12生肖、60年一轮回的1260件《香猪拱福》生肖贺岁吉祥酒瓶,在宜兴彩陶工艺厂彩陶艺术研究所烧制完成,喜迎农历己亥新年的到来。

该款生肖贺岁酒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创意设计督造,以猪的自然特征作器型构思,形体墩圆舒适,瓶肩四系似象鼻形,以代猪耳,喻太“瓶”有象,双耳各挂四彩球,喻八(猪)八吉,一身珠光宝气。瓶体设计出左右对衬的嘴鼻,微微上拱,展示自信。瓶盖设计成“天蓬元帅”元宝帽,喻洪福齐天。瓶正面用陶刻作菱形开光,内镌吉祥图与“己亥平安”四字,与圆器形成天地方圆的视觉审美。 图为邱玉林在展示作品。(崔听槐文摄)


亚洲陶艺宜兴研习营在宜交流

 

     117日,美陶缘2019亚洲陶艺宜兴研习营的30多位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教授、陶艺专家以及宜兴、景德镇、广州等地的大师和陶艺家、聚会宜兴陶协会场,举行以紫砂陶艺为主题的研习交流,宜兴陶艺界近百人参加听课,在宜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鸣、省大师史小明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美群主持活动。

    “紫砂陶艺研习营”是美陶缘从1998年启动紫砂陶艺对外交流项目,连续多年与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的陶艺学科合作,吸引了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参与,也为紫砂陶艺教学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陶艺最前沿平台。2019113日至20日,美陶缘再次启动这一项目,通过分享创作心得举办陶艺讲座,参观宜陶博物馆、前墅古龙窑、均陶李守才工作室等,共同探讨紫砂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宜兴陶艺创作者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佳木)


宜兴紫砂再登“国家名片”

《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2月8日首发

 

1月18日,宜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宜兴紫砂”将再次登上“国家名片”,2月8日,中国邮政与葡萄牙邮政将联合发行《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新社、科技日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无锡日报、江南晚报、荔枝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等16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永芳、宜兴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王春南、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早在1994年,我国就发行过《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此次“宜兴紫砂”再受青睐。据了解,《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主图内容分别为中葡两国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茶具。其中葡萄牙方面为该国的银制茶具,中国方面则为宜兴的紫砂茶具、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代表作——“九头南瓜提梁茶具”。
  《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于2月8日上午在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博览中心举行。届时,市民可在宜兴邮政的集邮门市部和丁蜀镇陶瓷城博览中心临时零售点购买该邮票。《中葡建交四十周年》邮票发行系列活动是今年宜兴第十届陶瓷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将以此为契机,举办紫砂艺术葡萄牙展览、汪寅仙大师追思会等一系列活动。
(陶讯)

“紫砂·潮”潮涌南京

范伟群、范泽锋紫砂艺术特展开幕

 

1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工美协会、江苏省陶协主办的“紫砂·潮”范伟群、范泽锋紫砂艺术特展在葛洲坝地产南京·中国府举行。展览将延续至2月24日。

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中国葛洲坝地产南京(唯逸)平台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明羿,南京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道,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家壶庄总工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范伟群,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范泽锋等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紫砂·潮”特展有范伟群、范泽锋两位省大师精选紫砂壶各35件(套)共70件(套)在宁精彩亮相,均为近年来的创新佳作,两人创作与治学源于紫砂专业西望村“范氏”传统,他们致力于紫砂创作及紫砂艺术研究,成就斐然,声名远播。因审美相承相异、作品设计、创意各领风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壶艺风格。这次以“紫砂·潮”为题解读延续几百年的紫砂风潮,以紫砂器物与人居空间的融合呈现为参照,辅以名称之家现场解读,深入诠释紫砂艺术的当代性意义以及在当代人居空间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中国葛洲坝地产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央企之一的央企品牌,以“高价值地产引领者”定位强势进驻南京,携全新人居战略“5G科技”献礼金陵,为中国府的关注者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艺术感受和更美丽的艺术想象。(陶讯)

紫艺弘道:谢强紫砂艺术展在南博举行

 

1月20日,“紫艺弘道:谢强中华文明紫砂艺术巡展”在南京博物院举行。

原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焕友,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裴旭,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宁生,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剑,中国教育财政学会副会长倪道潜,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建明,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刘文涛,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马达。宜兴市副市长储红飙,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梁惠娥、院长邵汉强,宜兴人社局局长徐旭军,原宜兴人社局局长蒋德荣,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曹亚麟、吴鸣,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强、史小明、范建军、华健、范伟群、徐元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此次展览以“中华文明·紫砂记”为主题,60件陈展作品从“远古·开天辟地”到“当代·盛世复兴”,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题材,借巧妙的艺术构思,创造性的艺术表达和文化诠释,完整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发展史。

谢强1966年出生,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从艺,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鲍志强,他潜心钻研,注重创新设计,共获1项新颖专利及22项外观设计专利。曾参与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有著作3本,并参加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这次展出的60件作品中,为作者以紫砂来传播中华文明的十年之约。(陶讯)

 瓷都、陶都陶艺家作品联袂在京展出

 

“瓷乐陶陶——瓷都景德镇、陶都宜兴艺术家作品首都北京汇报展览”日前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美美术馆举行。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品委员会、人美美术馆承办。来自景德镇、宜兴两地的陶瓷艺术家周红、肖振松、姚慧云、李映华、鄢跃年、储集泉、沈建强、吴淑英、王潇笠、眭龙俊、董亚平、陈珍华12人以及他们的学生共带来了271件瓷器、紫砂作品参加展览。

此次参展的陶艺家既有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有陶艺新秀,参展作品有新彩、粉彩、珐琅彩、高温颜色釉,也有综合装饰等,还有风格鲜明的紫砂壶、紫砂雕塑,无论是器型、材质还是装饰风格都呈现出鲜活的创造力,呈现出继承传统、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周伟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收录了此次参展12位艺术家作品的《瓷乐陶陶》一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期出版。(陈士权 崔听槐)

甲子风华  艺树常青

——《芳权陶艺回乡展》观感

蒋尧基

 

宜兴的秀山丽水,孕育了陶瓷人的智慧和灵气。他们把日月、山峦、湖泊的精华揉进陶土,于是有了“五朵金花”的鲜活生命。

2018年岁末,宜兴陶瓷艺术的殿堂——陶瓷博物馆举办了《芳权陶艺回乡展——潘春芳、许成权伉俪六十年创作陶艺》,似一股暖流,温暖了冬天。两位八旬的老人用一个甲子的创作年华,把感悟、把深情铸就永恒的陶艺,去收获千遍万遍的理想。近160件(套)陶瓷艺术的佳作,都是他们开拓出来的陶艺之途上的一个个足印。而每一个足印就是一片辛苦,一番开创。60年创作岁月可以浓缩在作品中,给我们留下的思索却无限的漫长。

潘春芳许成权教授原本就比较熟悉,现今观赏他们的展览倍感亲切。我徜徉在展厅,驻足这些精美的展品面前,感受到它们都承载了一种意境,一种内涵,同时又蕴含了作者的内在修养、技艺功底和创新能力。

他俩都是从宜兴紫砂工艺厂走出来的陶艺家与教授。从1981年起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开创办了陶瓷美术专业,编写教材等等,填补了南艺工艺美术学科的空白。我想象中的展品应该是紫砂,其实不然,还有均陶、青瓷、彩陶、白瓷等等。从中可以见证他们的学艺、从艺到授艺、研艺、创艺的学者型陶瓷艺术家。

蜀山孤矗,蠡河展带,更有黄龙山腹蕴藏紫玉金砂。昔东坡筑庐,忘情山水,却迷恋陶乡,一柄东坡提梁,似一道彩虹,把古今沟通,传递宜兴窑场苍老与新鲜的故事。紫砂是此次回乡展的主角。作品中有早期为企业经济效益而设计制作的《笑罂壶》《甘泉咖啡具》《井泉茶具》《友泉茶器》,也有显示经典传统风格的《梅花鼎》《成竹茶具》《金方壶》等,并在国内外展评中赢得了荣誉。这些紫砂艺术品,有着瑞玉般的灵气和润泽,以品格、以形美、以瑰丽,构成了砂器的独特容颜,呈现出玉韵清华,古色生辉的艺术效果。

令人想不到的是展厅里呈现了不少种均陶、青瓷、彩陶和白瓷艺术品,据说,都是潘教授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时,紧密结合教育与科研的实践活动,创作出来的成果。例如,均陶《均红釉金陵牛耳瓶》《金莲花缸》《鸿门宴画筒》《流芳花插》《高均釉烟斗壶》等;青瓷的《壁画金陵十二钗》《窑变荷口尊》《佛肚竹咖啡具》《兰心茶具》《灵芝烟缸》等;彩陶的各式高温彩釉挂盘。还有建白瓷《荷叶瓶》《云龙鼎》《双鱼瓶》《青花鸡冠花桶子壶》《青花蝶恋花壶》等等。许多作品是潘教授在深入思考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实用与观赏等问题的基础上,确立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归纳起来可以用立意新、形制奇、技艺精、功能强来形容。给观赏者以婉约的美,凝重的美,抚之爱恋、赏之悦目、用之舒心。

从展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位老人的陶艺成就,更看到了他们浓浓的乡情和心系故土的情怀。这一抹乡愁,是一壶润喉的茶,一抔质朴的泥,融入那份挚爱,去演绎华美的乐章,回报养育他们的这方“厚土”。

但丁曾经说过:“人的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芳权陶艺》跃动着生命的脉动,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与情的交融,在“天人合一”中,让作品跨越岁月的时空,铸就永宁的灵魂。

走出展厅,依旧念想着这些活色生香的陶瓷艺术。他们在当代陶艺界的地位与成就,正如著名学者张道一教授在10多年前说的:“从潘春芳所走过的路,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的提升和未来。它精于斯而不守于斯,能够广收博取,独辟门径……这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质的飞跃。从技术到艺术,从沿袭到创造,从经验型到实验型的高层次转化。”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脚,也是留给中青年陶艺家最宝贵的财富。愿潘春芳、许成权俩老陶艺之树常青。


壶中日月长

 

----忆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及紫砂中学的创办

史志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1955年10月我与紫砂工艺结下不解之缘以来,弹指一挥间,已达63周年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历,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建厂成立,政府为迅速培养技艺人才而创办的宜兴紫砂中学等紫砂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55年春季,蜀山紫砂业主和前墅周边的砂货生产窑户协同朱可心几位老艺人,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领导达成协议,组建了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紫砂行业又踏上了真正独立的发展之路。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组建后,接到了东南亚地区一批紫砂水平壶、洋桶壶、寿星壶和花盆等订货单,但由于当时制作人员严重不足,为满足发展生产,急需培养一批工艺技术人才。1955年5月,经丁山镇政府批准同意,决定招收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年满18周岁的青年进社学艺。当时我已从宜兴精一中学毕业在家待业,我父亲当时有一位好友在丁山镇工会任工会主席,名叫李芝生,经他推荐,通过文化考试、面试、口答等一系列考察后,我顺利地被录取,1955年10月正式开始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的学艺生涯。

踏进“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的第一天,是由我大姐史耀琴陪同我去报到的,地点在蜀山村东坡书院西侧的潘家祠堂内。潘家祠堂建于民国,建筑坐北朝南,东邻东坡书院,西靠蜀山老街,共三进,通面阔5间17米。“紫砂工艺学习班”宿舍设在祠堂二楼,一个房间放五张双人床,上下铺共住10人。我个子小被安排住下铺。当时每人每月发生活津贴4.8元,第二年发7.8元,第三年发11.8元,首批共招收艺徒26名。紫砂工艺学习班分别学习制壶、刻字和上釉三个专业工种,1956年夏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省轻工业厅任命任淦庭、朱可心、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顾景舟、蒋蓉等七大老艺人担任“技术辅导”(按省批复排列顺序),分别培养有志青年。当时朱可心授艺的第一批艺徒有:李芹仙、史志鹏、潘春芳、曹婉芬、李碧芳、许成权、高丽君、王小龙等,目前都成为当代业界具有一定艺术成就的紫砂名家。

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成立后,为了迅速提高艺徒们的文化素养、美学观念,宜兴县政府专门指派政治老师许作甫和美术老师吴汝连,专职负责紫砂工艺班的日常学习与工作,并且定期进行紫砂文化、造型设计等理论知识的授课培训。在工艺班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十分丰富,定期开展体育、文娱活动。我十分有幸地分配到了朱可心师傅的身边学艺。朱辅导为人耿直,亲切和蔼,技艺高超,待人真诚谦虚,具备很高的素质涵养与人品道德。当时他又担任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主任,负责全社的技术管理工作,身兼数职,但他不辞辛劳,诲人不倦,耐心授艺。对待我们徒弟们似自己的亲生儿女一般,言传身教,尽不保守。他常说:“学习做壶并不难,一般二、三年就能出师,但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做好人才能真正做好壶!”这些话使我受益终身。学艺时,师傅常常手把手教我,从打泥片、打泥条入手,打好的10块泥片或10根泥条叠在一起,用尺子量要达到四平八稳、没有高低,才算合格;然后再拍身筒、做壶嘴壶把,采取由繁入简、由简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在我学艺的过程中,师傅的严格教授,使我对各种制壶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得心应手。例如在制作松鼠葡萄壶时,师傅要求我多多观察葡萄藤蔓走势、枝干节疤特点,细节处理要得体,大小变化要有差异,一藤一叶清晰细致、自然生动,既有天然妙成之韵,亦有手工精致之趣,尽可能达到玩味无穷的境地。在我以后从事紫砂创作及传授紫砂技艺的岁月中,我也是尽心秉承师傅的教诲,积极发扬师傅优良的艺德情操,努力延续师傅精良的技艺手法,尽心尽力,力争做到代代相传。

19584月,由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及上袁、潜洛地区28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至此宜兴紫砂工艺厂正式成立。

1958年6月,在宜兴陶瓷公司的领导下,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当时农业中学在全县兴起,宜兴紫砂工艺厂、宜兴化工陶瓷厂为发展陶瓷生产,迅速培养技艺人才,以适应时代需求,经宜兴县政府、县文教局同意,先后在陶瓷企业创办了“宜兴紫砂中学” “宜兴化工陶瓷中学,采取半工半读的办学形式。宜兴紫砂中学开设“造型”和“刻字”两个专业,设四个班级,共招收社会青年两届,学生规模达200余人,分别来自全县四大镇及附近乡村,包括宜城、和桥、张渚、丁蜀及大浦、周墅、前墅等地。来自镇江地委的薛如友时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兼任宜兴紫砂中学校长,县文教局配备相关的文化老师,有丁步鎏、李如坤、丁希文、芮民族、吴汝连、卢川法等8位负责文化课程的教学,丁步鎏担任教导主任;专业技术课程的老师,则由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当时的55年进厂的第一批有文化的艺徒中,挑选优秀者担任技术辅导,我有幸被选中,当初主要是史志鹏、潘春芳、咸仲英等三位。

我当时在朱可心师傅身边学艺尚未结业,实际只学习2年零7个月的时间就被破格提前脱师毕业,被师傅和厂领导选中担任紫砂中学技术老师。紫砂中学校舍位置在蜀南桥东的砂货车间(人称“20间头”),改建成4个教室,另将一幢二层楼房进行整修,楼上作为学生宿舍,楼下作为老师办公室,师生全部住在学校里,同吃同住过着集体生活。紫砂中学就这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运转起来了。学校离紫砂工艺厂很近,学生回厂实习较为方便。当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技术理论教材,作为技术老师只能边写边教,摸着石头过河。我和潘春芳负责三个班级的技术辅导教学课程,定时进行示范制作。咸仲英第二学期调至学校,负责一个班级的刻字教学课程。办学初期各方面的条件较差,经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例如教育设备不足、实习工场狭小,泥凳、工具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