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
“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述评
2016年,宜兴陶瓷“五朵金花”之首的宜兴紫砂,呼应与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还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质,以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创新模式,在国内13个节点城市,弘扬丝路精神,展示紫砂风采,彰显中国陶都、宜兴紫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新的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精准策划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宜兴紫砂与瓷器、丝绸和茶叶,曾远涉重洋,在欧亚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声誉,为国际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活动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带一路”紫砂巡展,是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圈的大背景下,以创新模式实施的重要紫砂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早在去年,宜兴市陶协和紫泥公社未雨绸缪,精心策划,巡展方案得到了宜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市委宣传部为主办方,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宜兴日报社、宜兴市陶协为承办方,紫泥公社作为协办方,以高度的责任感,遴选参展的200余件(套)作品,并协同各方对巡展城市及展馆确定、邀请开幕式相关领导、每次展出时间等都与相关城市作了对接,精准安排落实。
国内巡展以泉州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则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2月27日宜兴紫砂巡展第一站即为泉州,又先后在厦门、福州、杭州、泰安、青岛、南京、上海、淄博、葫芦岛、西安、广州、深圳共13个城市展出,历时一年,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国内巡展的同时,紫砂活动也主动积极走向国外,3月份,紫砂艺人组团参加美国陶瓷教育年会;4月份,30多位紫砂艺人携带作品赴英国,配合中英旅游年活动,在大英博物馆首次举办紫砂艺术展;8月份,事隔28年后,陶协组织陶艺家去日本常滑参加陶瓷艺术节;11月30日,以47名紫砂艺人的庞大队伍及近百件紫砂作品,应邀参加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展出时间长达45天,期间五位紫砂艺人坚持现场紫砂制作技艺表演。
数据亮眼
创新是宜兴紫砂发展的不竭动力,用创新的合作模式,促进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交流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的初衷与切入点,从而带动紫砂走出宜兴,在展览过程中传承匠人精神,弘扬紫砂文化,让更多国人认识紫砂、了解紫砂、爱上紫砂;带动紫砂行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融入紫砂文化中,为工艺人员创新搭建一个崭露头角的平台。这在整个巡展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展览作品数据亮眼。展出的200余件(套)紫砂艺术品中,除了大师名作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巡展主要内容有100件以丝路为主题的紫砂精品。如首站泉州展的“印象福建”系列作品和“壶乐汇创客”系列作品,与城市地域文化相融合,给观赏者更美的艺术享受。当天,鲍志强大师在开幕式上当场题写了“泉州古城·紫韵飘香”以祝巡展圆满成功。据统计,在13个城市巡展期间,宜兴先后还有国大师曹婉芬、邱玉林、毛国强、陈国良、储集泉、曹亚麟、吕俊杰等分头出席了巡展活动,安排了以丝路为主题的紫砂精品点评及紫砂文化传播讲座10多场,从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宜兴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与时俱进的历史演进。如在“一带一路”上海展中,同时增加了“玩壶斗趣”系列活动,为广大爱壶、玩壶者提供了高雅活动的理想场所,玩的是壶艺,品的是文化,为活动增姿添彩,很受好评。又如“一带一路”青岛展中,增加了青年陶艺家、江苏省陶艺大师范泽锋原创的30件作品,推出“范泽锋紫砂艺术青岛展”专题展,广受参观者点赞,从中展现当代年轻艺人执着壶艺、专注创新的文化自觉。
宣传工作同步进行,是2016年“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一年间在13个城市举办这项活动,得到了办展城市的报纸、电视台、杂志、网络、会刊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鼎力支持,在第一时间报道和宣传了活动盛况,为当地市民及时提供了巡展信息。可以说,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媒体给力不可或缺。
效果评估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而今,随着“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的实质启动,这一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宣传语将更加深入人心,实际效果更加显现。
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为展览点,带动宜兴紫砂融入沿线城市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为紫砂行业及宜兴茶叶行业、陶瓷行业、纺织业注入新的经济效益,带动新的增长点,拓展紫砂艺人的视野及创造力,也为紫砂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宜兴紫砂巡展项目在目前低迷的市场大环境下,超越了巡展预期销售目标,每一站均有很好的销售成绩。
巡展期间与当地文化类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近期已与西泠印社合作在紫泥公社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播芳六合——西泠印社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将西泠印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带到宜兴;如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合作,将紫砂与文学结合进行创新等。巡展期间寻到有意向合作投资宜兴陶文化的风投机构及投资人,不仅对紫砂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对紫砂历史遗迹如古南街等均有投资意向。
为策划明年的巡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新的一年,已设想“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将在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方案正在酝酿和策划中。
今天,“一带一路”宜兴紫砂巡展,将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圈的兴起,续写新的紫砂传奇。(本报记者)
宜兴紫砂代表团应邀出席
第七届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
2016第七届“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已经在阿联酋首都阿扎比中心城区东南方接近沙漠的沃斯巴揭幕。今年的文化遗产节邀请对象扩大到世界范围,共有18个国家,中国是东亚地区唯一的受邀国。从12月1日起,连续举办四个主题文化周活动,中国刺绣、紫砂、茶道、水晶等艺术配合展现。
中国宜兴紫砂代表团由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率领,市陶协副会长鲍建生、徐建荣、省大师周尊严、范伟群、史小明、顾美群、蒋雍君、蒋琰滨、姚志源、毛子健、谈跃伟等46位紫砂艺术家共携带参展作品近百件,参加此次活动。
12月2日,阿联酋哈利法基金会总经理穆海默得·哈季·阿勒·库里先生专程来到宜兴紫砂展览现场,向宜兴紫砂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阿中两国关系很好,欢迎你们来到阿联酋,来到阿布扎比,这就是你们的家,我到这里来是到你们家里作客,希望大家都开心快乐。”随后几天,阿联酋多位酋长及亲王参观了紫砂展览。
从近代史看,无论是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比利时举办的列日国际博览会,还是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会,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曾经都有过宜兴紫砂的展览和获奖,这对宜兴紫砂来说,都留下深远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近十多年宜兴的紫砂人不仅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更有了自费走出国门,弘扬紫砂文化的自觉。尤其是今年以来的“一带一路”的国内外紫砂巡展,对宜兴紫砂在新时期的发展,必将产生新的积极作用。
此次中东地区的“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将历时45天,陈红梅、夏瑞娟、范秀红、陈贞永、陈红珍5位紫砂技艺人员,还将进行宜兴紫砂壶制作演示。他们在阿布扎比向阿联酋人民及来自世界18个国家的朋友,展示宜兴紫砂的文化艺术魅力。(陶讯)
让文明家庭成为梦想启航的地方
曹婉芬家庭到西望村传经送宝
12月18日下午,刚刚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殊荣的曹婉芬家庭来到丁蜀镇西望村,和50多位村民代表和陶艺界代表欢聚一堂,讲述了12月12日在京参加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的喜悦之情,分享自家的好家风,为西望村文明家庭的创建传经送宝,让文明家庭成为梦想启航的地方。
宜兴市政协主席邵亚群、丁蜀镇镇委书记马钟、市妇联主席孙春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永芳、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丁蜀镇委副书记沈勇、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省大师范伟群等出席了活动。活动由西望村党总支书记范泽锋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文明小家与和谐大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交流探讨。曹婉芬倡议大家注重家庭建设,以良好的家教、家训、家风影响一代人,以文明家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以曹婉芬家庭为榜样,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使全市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细胞”。
邵亚群在讲话中希望,文明家庭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与会代表要以曹婉芬家庭为榜样,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建设和谐社会,让文明家风吹遍陶都大地,为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贡献每个家庭的力量。
(本报记者)
第七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
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宜举行
三彩陶琉和紫砂微型盆精品展同时开幕
由博山区文广新局、宜兴市台办、宜兴市文广新局主办,宜兴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宜兴陶协花盆分会、紫砂原料分会、博山陶琉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不一样的书画——山东淄博人立三彩陶琉艺术大展”和“方寸天地——紫砂微型盆精品展”,12月19日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开幕。
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博山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健、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局长尹玉刚、山东省陶协副理事长焦新,宜兴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纪委书记吴春祥、宜兴市台办主任胡国君、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副会长鲍建生、宜兴陶博馆馆长周小东等以及与会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人立三彩陶琉艺术大展共展出墨彩、水墨和油彩三种艺术形式共百余件琉璃艺术品,都由首届中国琉璃艺术大师、人立文创艺术总监徐月柱,将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的墨彩画融入琉璃艺术创作中的作品,造型灵动多姿,色彩绚丽,晶莹剔透,华美中洋溢勃勃生机。作品曾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紫砂微型盆精品展共展出268件作品,方寸天地见玲珑,给人以别样的艺术享受。开幕式上还宣读盆艺展获奖名单,共评出金奖作品11件、银奖22件、铜奖33件。被列入宜兴窑系系列丛书、由江苏省作协会员任宣平所著的《缸山如画——宜兴窑寻访纪实》和陶瓷文化研究学者陈茆生著的《紫砂题咏赏析》同时首发。
80多位来自台湾、山东、南京、杭州、无锡等地的陶瓷研究专家学者,与宜兴地区的陶瓷文化学者、陶艺界大师共聚一堂,以“宜兴窑系”在两岸间的辐射和发展趋势为主题,宜兴文化发展建设为重点展开研讨交流。研讨会由江南大学教授李道国主持,宜兴陶博馆馆长周小东首先介绍近年来陶博馆发展概况,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江南大学教授熊微、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东南大学教授胡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等作了专题发言;台湾成功大学教授刘说芳、曾剑锋,台湾陶瓷文化研究学者黄健亮、黄怡嘉,亚洲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芃均、台湾陶艺家林振龙、台中教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位政等从不同视角作了演讲,从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互动互补上阐释了观点。论坛为全面深入加快“宜兴窑系”打造与建设,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与定位,促进两岸文化可持续交流与合作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崔听槐)
赵炎获评“2016中国创新榜样”
12月3日,由人民日报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并举办“2016中国创新榜样”颁奖盛典,宜兴市壶乐汇创客空间创始人赵炎,获得“2016中国创新榜样”荣誉称号。
赵炎,2009年从山东来到宜兴创办紫泥公社,提出了“读懂紫砂,读懂宜兴”的理念,为紫砂发展摸索出“体验式推广,个性化服务”的新模式。2015年,他创办了壶乐汇创客空间,致力于培养紫砂创客团队,使紫砂设计、创作、消费全产业链更趋年轻化一体化。秉承工匠精神,不断以文化层面、时代需求去挖掘紫砂历史,培育紫砂新人。赵炎成为“江苏省2015年双创人才”而受到表彰。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把“弘扬宜兴紫砂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牌匾授予了紫泥公社,这是第一次把这份紫砂界的最高荣誉,授给了一个外地人来宜创业的紫砂企业。截止2016年11月,企业销售较上年同比增长35%。
赵炎认为,紫砂不单是一把壶,还有篆刻、书画、茶文化等元素,它搭建起中国人的精神取向,也是一种中式生活。在实现了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后,国人正在寻找理性回归,紫砂是这种回归的媒介。茶润万物,壶乐人生。他相信深入挖掘紫砂背后的人文底蕴,宜兴紫砂将可以“领一壶风范,迎百花春天。”(尧文)
三位国大师紫砂艺术馆奠基开工
最近,宜兴紫砂界又传喜讯,曹婉芬、曹亚麟、吴鸣三位国大师紫砂艺术馆,先后于11月21日、28日、12月5日,在丁蜀镇通蜀路奠基开工。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三位国大师紫砂艺术馆各占地面积7亩多,地上建筑为3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规划有大师工作室、个人紫砂艺术品展示馆、书画陈列馆、公共展厅、多功能紫砂文化活动交流场所等。艺术馆落成后,将为集中展示大师从艺以来传承创新的艺术精华和心路历程,营造更优更美的环境。
目前,通蜀路上已有最早徐秀棠大师创办的长乐陶庄。近几年来,先后有鲍志强、毛国强、季益顺等大师的艺术馆坐落于此,成为了宜兴陶艺大师艺术馆的集聚区和亮点。(崔听槐)
首届“中超利永”杯大奖赛圆满落幕
由宜兴市陶协、清华大学美院、中超利永紫砂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中超利永”杯原创紫砂大奖赛,经过近七个月的作品征集,有300余件作品参赛,经专家、教授初审、复审、网络投票,于12月20日,有35件(套)作品分获各类等级奖项。
这次参赛作品以紫砂壶为主体,另有部分茶罐、陶刻、雕塑、文玩类。大赛以“尊重传统,鼓励创新“为宗旨,在11月5日,由国大师季益顺、毛国强、省大师张正中等组成的6位评委,最终选出100件入围作品,于12月12日进入复选环节,由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杨永善,国大师汪寅仙、何道洪、顾绍培、曹亚麟、吴鸣、陈国良、储集泉、吕俊杰以及紫砂鉴赏家潘持平、无锡工艺职技学院陶瓷学院院长蒋雍君组成评委,最终,评出35件获奖作品,其中“综合奖”金奖1件、银奖3件、铜奖4件;“设计奖”金奖1件、银奖5件、铜奖7件;“技艺奖”金奖2件、银奖4件、铜奖7件。另有30件作品和10件作品分获“优秀奖“和“人气奖”。值得一提的是,陈贞永参赛作品《拾趣·果子》共囊括了综合奖、设计奖、技艺奖三个奖项的金奖,成为大赛最大的亮点。(佳木)
范泽锋当选“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12月1日,第十八届“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宜兴丁蜀镇西望村党总支书记、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榜上有名。
7年前,范泽锋当选为西望村书记,他说:“村民都是我的亲人,一切工作都需要着眼于他们的幸福和满意,要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满足他们的期望。”这是范泽锋作为村官的准则。为了引领大家致富,成立了陶瓷专业合作社,对内开设培训班,进行创新设计评比,提高制壶技巧;对外组织展览展销,开拓市场,打响合作社的品牌。他有一个笔名,叫做“西望义工”。因为西望村在近200年来一直以壶而兴,现在,他要做和谐西望的“痴迷义工”和“领头雁”。带领村民秉承传统,静心制壶,把紫砂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让西望村成为富裕幸福的新农村。(陶讯)
俊杰小学在延安成立
12月7日,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柳林晶龙俊杰小学揭牌。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吕俊杰继4年前在井冈山捐建俊杰希望小学之后在红色革命圣地上的第二个俊杰小学。
揭牌仪式之后,吕俊杰与当地小学生们一起写字作画,并为学校题字,受到学生与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同时,吕俊杰被学校聘为名誉校长。(宜讯)
宜兴紫砂技艺获“中国名陶技艺大赛”一金二银
12月2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坭兴杯”中国名陶技艺大赛(茶壶设计制作)活动落下帷幕。
这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荣昌、云南建水、江苏宜兴、福建德化、湖南长沙、广东潮州和东莞等地的183位陶艺家前来参赛。大赛共设茶壶成型、茶壶装饰两大类4个项目,每个项目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宜兴紫砂有8位选手参加制壶和装饰比赛,最终,陈午敏的“提梁壶”获金奖,周芳军的“一叶知秋”和万书芹的“富贵牡丹”获银奖,刘俊、陈鹏、刘丽萍、庄青的作品获优秀奖。(协讯)
第二届宜兴市法治文化陶刻大赛作品获奖名单(等级奖)
钱松喦笔下的丁蜀窑场
蒋尧基
上纪世五六十年代,陶乡丁蜀镇的窑场是怎样的情景,早就定格在老年人的记忆中,融入了乡贤们的乡愁里,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能穿插在口口相传的故事里。
一次难得的机会,我见到了几幅钱松喦先生的画作,形象地勾画出丁蜀窑场的独有风情和壮阔气势,让我重温了深藏于脑海里曾经的念想。
陶都是宜兴,陶业在丁蜀。从汤渡小窑墩的西晋青瓷龙窑遗址算起,千百年来宜兴长期沿用龙窑烧造陶瓷。在丁蜀镇范围内,从画溪、蠡河两岸,到青龙山、黄龙山、台山、蜀山山麓有着多达70余座的龙窑,分别烧制粗货、细货、黑货、黄货、砂货和紫砂,的确是一个十分繁忙的窑场。钱松喦先生的画作复原了当时的盛况。
《陶都一角》这幅画,是钱老作于1961年4月,画面的主体是绿树点缀中的山峰,上面卧伏一条冒着窑火的龙窑,龙窑的下半部分被云烟遮掩,河水在山脚下流淌,水面上是载满陶器的舟船。远处是烟囱林立,龙窑的雄姿。作品的构图、立意、笔墨、色彩都匠心独具,反映了丁蜀窑乡的兴旺景象。
钱松喦(1899.9—1985.9),出生于宜兴杨巷湖墅村,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他的画风早年受石溪、石涛的影响颇深,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的颤笔,自诩为“浑厚沉着”,巧妙地把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他的艺术成就受益于满腔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当我们看到他的关于丁蜀窑场的那些作品,往事就这样一页一页地翻开,在心田里满满地铺展,唤醒沉睡了的记忆,让原本非常熟悉的窑场景观呈现。
《陶都春色》的主体仍然是龙窑、厂房和驳岸旁的绿树。宽阔水面上的行船载着窑货,河道曲折,逐渐虚化,成为画面的意象,又在构图上起到了透气作用,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壮美气势。这是对陶都的赞美,对家乡的牵挂,同时也为今天的陶工留存了一幅生动而现实的窑场写照,对于老陶工而言,那物那景,那情那缘,都鲜活起来了。
《供春》是钱老关于紫砂壶故事的作品。供春的轶闻已经深入了紫砂人的心底。但是,供春的作品传世并不多,就连明代撰写《阳羡茗壶系》的周高起与清代编著《阳羡名陶录》的吴骞都自叹福薄,未曾见过供春壶。
1928年,以开凿宜兴善卷洞而知名的储南强先生,在苏州地摊上发现并买回一把供春制作的茶壶,这就是被今人称作“供春壶”的树瘿壶。当时壶已缺盖,便请制壶名手黄玉麟配了瓜蒂柄形态的壶盖,后经著名画家黄宾虹辨识,以为此壶以银杏树廮为本,于是又请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并在盖上沿口外缘刻上两行隶书书铭“作壶者供春,误以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来,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这位稚君,即是著名篆刻家潘稚亮。储南强先生后将此壶赠给国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则动人的故事,在钱松喦的笔下化为一幅国画,取名《供春》。画上有一枝傲霜的红梅,旁边画黄玉麟配盖的供春壶和一只茶杯,非常形象逼真。尤其是画上的题词,真切地叙述了作品创作的由来和感怀:“余少时,邑前辈储翁南强曾以所藏供春壶见示,造型质朴古拙,一过眼迄今已六十余载。而此壶形状以及储翁之音容犹历历悬诸眉睫,偶忆旧事,绘以并识。八十六叟钱松喦”。细细算来,此画应绘于1984年,是老人晚年的心血之作,也是他钟情紫砂的肺腑之言。
钱松喦先生以国画大师的情感,在描写丁蜀窑场的同时,用最温情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他对故乡厚土的热爱,对陶瓷文脉的呵护。
迷你的紫砂微型盆
尧 文
从12月19日起,为期一个月的“方寸天地——紫砂微型盆精品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亮相,让广大观众见到这么多的紫砂微型花盆,件件纤小精美,个个生动可爱。
在宜兴紫砂门类中,花盆是一大类品种,其起源应晚于紫砂壶,约在明末清初(17世纪中叶),清乾隆时(1736—1795)宜兴的紫砂盆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清嘉道年间(1796—1850)紫砂花盆开始传入日本,认为紫砂花盆非常适宜于植物生长。当时传入日本的紫砂花盆被当地盆栽界称为“古渡盆”,现在已是十分罕见的文物了。国内的文人雅士、巨商富贾更是置盆景的高手,清康熙年间的园艺家陈溴子在《花镜·种盆取景法》一书中说:“近日吴下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用长大白石盆,或者宜兴紫砂盆……”。清嘉庆年间苏州沈三白在《闲情记叙》中也提到“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那时的宜兴紫砂好手陈仲美、陈用卿,以及后来的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都做过紫砂花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顾景舟、陈福渊、钱盘根、徐盘大、肖坤生等也承制花盆,并传授弟子。特别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曾设计制作了250多个品种的紫砂花盆,受到了上海盆艺家追捧,并出现收藏“汉棠盆”的热潮。如今,在徐汉棠先生的家中,仍然可以观赏到他从上海、台湾等地回收到的“汉棠盆”,无不精妙绝伦,美不胜收。
在传承与我创新中,这次“紫砂微型盆精品展”反映出我们的紫砂艺术家们也在用精雕细琢的艺术手法,从事紫砂微型花盆的创作与设计,而且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气息。我细细地观察这些参展的作品,可谓千姿百态,各臻其妙,从造型上看,有圆形、正方形、梅花形、海棠形、椭圆形、六方形、菊花形、菱花形等等。盆的底足有直脚、罕满脚、如意脚、回纹脚、弧形脚、条脚、鼎脚等不同变化。而盆之口形又有直口、漂口、涡口、卷口、敞口、蒲包口、钵盂口;盆角又看到直角、圆角、侧角、匿角、偶角、抽角、凹角等,体现了制作者的艺术匠心与熟练技术。
这些紫砂微型盆除了自身的造型变化之外,还采用陶刻加以装饰美化,另外用泥绘、嵌泥、点彩、绞泥、调砂、醮浆等不同工艺手法,赋予花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情趣。
微型盆,又有人称之谓“迷你盆”“掌上盆”“豆盆”。这种盆,可玩、可赏、可藏。例如,刘建琴的“雅·韵”,是由8只微型盆组合而成,每只盆的大小大约六七厘米,非常的精致。它们用紫泥、段泥制作而成,或方、或圆、或高、或矮,呈色润朴柔和,体现了文雅的气韵,在展评中荣获了金奖。同样是金奖的“拇指含香”,出自江林献之手,一组12件陈设在博古架上,都很细小,仅有三五厘米,在多变的形体上,采用陶刻装饰,很是完美。作品采用段泥捏制,容貌一色,高低错落,确实是“掌上明珠”。
万书芹的“十二金钗”,是一对六方签筒,它的诱人之处是12个盆面上分别镌刻的“金陵十二钗”人物像,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煕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的形象,用刻刀描绘,宛若人物工笔画,娇媚无比,栩栩如生。例如,金陵十二钗之冠的林黛玉是取葬花的场景,她的神态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同样是金陵十二钗之冠的薛宝钗,她呈现在紫砂盆上的形象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作品承载了经典的文化故事和地道的中国元素,所以是精彩的迷人的。
紫砂微型花盆精品展,为我们送来了艺术之风,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变幻出紫砂盆艺的鲜明特色和大胆风格。我以为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延续和彰显。
美陶人物雕塑“母子情”
美术陶瓷,又称陈设艺术陶瓷,它以造型丰富,釉色绚丽多彩而深受大众喜爱,被誉为穿美丽衣裳的陶器。
我收藏的美陶人物雕塑“母子情”,高仅12公分,为瓷质立体人物塑像,年轻母亲呈跪立姿态,双手一前一后搂着小儿凌空的身驱,四目相视微笑,母子情深的天伦之乐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在造型上,注重人体轮廓线条舒放自然,比例恰当。而在釉色选择上,以素白为主,用乳白釉为主的浸釉法施釉,人体头发、眉眼用有光黑釉描画,唇部点上浅浅的红釉,使面部特征精致细腻,经高温烧成后,人物洁白可爱,光彩照人,人伦情味浓郁。这件作品,依稀记得是上世纪80年代初江苏省陶瓷研究所一位友人所赠,距今已有30余年了。
宜兴美术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以动物类为主的陶塑作品,如陶猪、陶狗、陶羊、陶鸡等粗犷的美术陶,在原始彩陶、原始青瓷中多有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美陶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动物、人物雕塑类成为品种的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美术陶瓷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扩大,到80年代初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建成投产,宜兴美术陶这一门类正式形成规模,并吸引了国内工艺美术院校的知名教授来该厂设计创作,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之后,宜兴陶瓷“五朵金花”分类定义出现,并将美术陶与彩陶并称为“美彩陶”。
今年初,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启动编撰《宜兴美陶》一书,一些当年曾在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工作过的领导和参与研制的工艺技术人员,提供了回忆文章,陶乐源美陶博物馆参与并整理了许多珍贵资料和数百幅馆藏品图片。当我品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美陶历史作品时,由衷感叹:美哉,美陶!我珍藏的这件美陶人物“母子情”,也许是美陶艺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同样值得回味。(崔听槐文∕摄)
· 邓君曙
【七律】·市政协文史委
《宜兴古村》首发感赋
钩沉往事寄乡愁,沧海桑田笔底收。
渎上桑榆掩巷屋,荡边芦苇映渔舟。
窑场民俗砂陶美,茶舍清泉洞竹幽。
耕读传家累俊杰,荆溪荟萃古风遒。
【七绝】·丁酉大吉
雄鸡一唱东方白,丁酉新春贺吉年。
国事江山吟好句,神州处处舞翩跹。
流光溢彩的山东琉璃
陶 萱
早就听说,山东淄博的博山是著名的琉璃之乡,自元代成立琉璃烧造的官方机构以来,经600余年的风雨洗礼,琉璃已成为融观赏、实用和收藏于一体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这次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了“不一样的书画——淄博人立三彩琉璃艺术大展”,百余件出自人立文创艺术总监、琉璃艺术大师徐月柱先生之手的精美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光。”所见到了琉璃制品,五光十色,晶莹剔透,焕发出如梦如幻般的斑斓色彩,营造了似真似假的自然风光。
博山琉璃的生成,有许多种的故事传说,其中的一个版本是“范蠡琉璃说”,说是范蠡请能工巧匠打一件精美的首饰“蠡”,送给了西施,后来,西施被迫赴吴国和亲,临别将“蠡”送还给范蠡,“蠡”上流淌着西施的眼泪,后人称为“流蠡”。今天的琉璃由此演变而来。美丽的传说与我们宜兴的范蠡制陶故事十分的相似,也许是民间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依托与畅想。
琉璃就是一种玻璃制品,蕴含了工艺与技术,包容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从展品可以见到博山琉璃的种类有花瓶、文具、料丝、花球、内画瓶、簪珥、摆件陈设品等。就其色彩而言,是丰富多彩的,全凭技艺人员的智慧和灵性,铸就了它们非凡的美丽。最为显眼的是水墨琉璃,不同造型的瓶体,有着水墨山水画一般的视觉效果,凸显出作品的主题精神与象征意味。“童趣”以蓝色为基调,瓶口部分呈不规则的形态,主体部分是多种色彩组合,以丛草为野,以林木成绿,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万象中国·梦驼峰”是一件直筒小口瓶,中国红特别的抢眼,瓶体的图案有着梦境般的美妙,宛如山山相连,奇峰罗列,又如行走中的驼队,传来驼铃声声。这种写意式的景物描写是一种心境的抒发,一种艺术的想象。“黄山”是一幅扣人心弦的水墨山水画作,让人感悟了李白笔下歌吟黄山独有风光的诗情画意:“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在众多的水墨琉璃佳作中,可以领略到作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思想,在夸张、变形、抽象的图案里触摸了艺术的真诚以及对物象的认知,是生动的,活泼的。
琉璃是透明性极佳的艺术品。展品中的葫芦、红桃、石榴、萝卜和游鱼、天鹅、猴子、大象之类,都十分的象真,游走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洋溢着田园情趣,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水墨、油彩、墨彩构成了这次琉璃艺术大展的要素,也带给人们纯洁晶莹的审美感受和神秘优美的艺术情调,从不同的作品中可以得到清雅、恬静、缥缈、简远、空灵的气韵,这大概是博山琉璃的美学特色与自然大道吧。
礼佛隆兴寺
尧 基
在河北西南的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名叫正定的县城,那里有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寺庙——隆兴寺。
一天清晨,我们走进这古寺名刹,静谧、肃穆的感觉扑面而来。隆兴寺很大,也很古老。行走在天王殿、大悲阁、弥陀殿等等殿宇之间,只见古树嘉木,相伴着安静的院落。不知有多少香火在此明灭,也不知佛殿内响起的诵经音律,在暮鼓晨钟中牵挂着多少信念?
据介绍,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敕令,在寺内铸造铜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并盖大悲殿,大兴土木中使之规模更加宏大,后在清康乾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发展到了鼎盛,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额“隆兴寺”。历代帝王曾多次巡境幸驻,上香礼拜。
我站在佛像面前,只见佛祖微笑,也许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可以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这千手千眼的观世音,手持多种法器,勘破红尘,自得清欢,慧眼无迹,慈云广覆。《问佛》中有段话说得很好:“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朵花开的时间。”也许,花开刹那,破颜为笑,是佛祖指明的处世之道吧。
大悲阁前有好几棵千年老槐树,枝繁叶茂,历经着风雨寒暑,依然浩然挺拔。老槐树可能是吉祥之树,因而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老槐树为天上人间牵线,缔结不朽姻缘。隆兴寺的槐树枝干上挂满红布条,系上了“千年结”。其实,佛光广大,不必拘泥于形式,但是许多善男信女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心中的祈盼,我们也就姑且信之。
隆兴寺有很多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石碑。“龙藏寺碑”是我国著名古碑刻之一,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敇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书体方整有秩,字画挺劲有力。而康熙、乾隆的碑亭最为醒目。它们分立于大悲阁两侧,各有高大宏伟的龟驮石碑,碑亭呈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盖顶。碑记上分别刻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玄烨所写的《御制隆兴寺碑》,以及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高宗弘历所书《重修正式隆兴大佛寺记》。从中,可以见到两位皇帝的书法风韵。
静静地感悟佛的庄严与慈悲,是古庙的魅力。隆兴寺确实不错,环境整洁,草木葱茏,正如清道光进士赵文濂在诗中写道:“清晓叩禅房,繁华盛海棠。颜开娇着色,心静妙闻香……”,远离了喧嚣繁杂,寺庙晨钟耳畔响起,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谓的慈悲,就是关爱大众,关爱国家。我们在禅院里,能让心沉静下来,便是最好的修悟,其实,人生百年,都应该尽情浅笑,仿佛饮一壶香茗,在茶禅一味中留得款款清欢。
谈青窑艺
12月月21日,《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数千件珍品与观众见面。“谈青窑艺”根据韩美林大师设计的一批系列青瓷重器作品,精心制作并陆续完成,在此次大展“泥, 土的光芒”单元上亮相。上图为韩美林大师与谈志坚、谈珂共同探讨青瓷重器系列作品的制作工艺。下图:左为素坯装窑烧制前现场。右为亮相本次大展的3件作品《中华瓷魂》《华夏祥瑞》《百川归一》,其中高度最高的近1米。(陶讯)
专家解读中国10月进出口数据:
经济回暖势头日趋明显
外媒称,中国海关总署1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进出口双双好转,其中出口降幅较上月收窄,进口保持增长且增幅有所扩大。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8日报道,海关总署公布,按人民币计,10月出口总值同比下降3.2%,进口总值同比增长3.2%。而9月按人民币计的出口总值同比下降5.6%,进口总值同比增长2.2%。此外,10月贸易顺差为3252.5亿元人民币;9月贸易顺差为2783.5亿元人民币。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8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10月进出口同比继续下降且不及预期,但比上月降幅有所收窄。
海关总署公布,以美元计,10月出口同比下降7.3%,进口下降1.4%。贸易顺差为490.56亿美元。
9月出口同比下降10%,进口同比下降1.9%。贸易顺差为419.9亿美元。
据路透社11月8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以美元计,10月出口同比下降7.3%,进口同比下降1.4%。
海关数据显示,10月贸易顺差为490.56亿美元。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说:“从人民币汇率及欧美进入传统旺季来看,10月出口数据跌幅超预期,主要受外需不振影响。进口数据较好,一方面反映内需改善,宏观经济形势向好较为确定;另一方面跟价格有关系,即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快速上涨导致进口增加。去年影响进口的主要是价格因素,进口量降得不多。今年进口量有所增加,但价格回升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未来进口向上的趋势较为明确。”
华融证券分析师马兹晖说:“10月进口数据好于预期,显示内需正在改善。这是因为今年以来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及财政部推出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对经济增长有所提振,宏观经济形势或好于预期。但10月出口数据不理想意味着外需仍然较弱,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预计接下来两个月进口仍将保持稳定,出口不会明显好转。”
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说:“进出口从数字上来说,跟预期很接近,没有太多惊喜。10月出口弱于预期,但在改善过程中,进口符合预期,主要是近期动力煤价和铁矿石价格上涨有较大影响。从目前来看,进出口数据对人民币的影响已经很小了。未来进出口的负增长至少会持续到年底,进口可能会略微改善,全年的贸易表现仍会处于比较疲弱的状态。”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