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5第十一期


2015-11-25  

《紫音希声》在宜首发

11月2日,由上海赵岳先生与徐贞合著的《紫音希声》(顾景舟紫砂艺术研究)在宜兴首发。该书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共计30万字,并收录了近700幅图片。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徐秀棠、汪寅仙、顾绍培、鲍志强、曹亚麟等150余人出席了活动。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顾景舟的艺术造诣与道德品格皆臻此境,作者以《紫音希声》向顾老致敬。顾景舟先生毕生与紫砂对话,在思考中不断前行的曲折过程和壮阔人生,以及他把紫砂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联系所作出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是宜兴紫砂史上的一座丰碑。

《紫音希声》从达变、化神、独妙、驾简、明志、存真、心营等几个章节中,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顾景舟的个人经历、作品风格和艺术特点,从客观审慎的角度出发,还原了顾老紫砂抟器的美学要义,汇集了顾老的艺术思想和技艺精华。徐汉棠、徐秀棠分别在首发式上致辞,认为《紫音希声》是一本值得捧读的好书,对顾景舟作品、精神和技艺感兴趣的读者,从中可以更好地认识景舟,了解景舟,热爱紫砂。

(尧文)


“紫泥沉香”紫砂学术研讨会在宜举办

为期4天的“紫泥沉香”宜兴紫砂学术研讨会于11月12日在宜兴开幕。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出席,70余名来自台湾、北京、上海、陕西、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考古文博单位和专家学者、收藏家,围绕宜兴紫砂器文化厚度、文化价值等展开学术讨论。此次活动是由宜兴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

全国各地的紫砂学术研究专家如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赵聪月、冯小琦、王健华、上海博物院研究员陆明华、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研究员黄健亮、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吴隽、南京大学教授夏维中、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光荣等学者以及宜兴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紫砂国大师徐秀棠、汪寅仙、吴鸣、紫砂收藏家李长平、黄福弟、赵岳等参加主题活动。

“紫泥沉香”宜兴紫砂学术研讨是一次最高层次的专家聚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和学术成果对宜兴紫砂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研讨中,徐秀棠大师发表了《宜兴紫砂龙窑的结构和烧制工艺》的研究,冯小琦、王鹤洋在《中国四大名陶比较》中指出: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器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陆明华的论文《宜兴紫砂陶器的起源及其发展》,廖宝秀的评论《南巡后乾隆宫廷的宜兴茶器》以及高振宇的《宜兴紫砂茶陶在日本的传播》,吴隽、吴军明的《中国历代宜兴紫砂器的元素组成性能结构探析》等等,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紫砂,认识紫砂,热爱紫砂。宜兴紫砂根扎陶都,花香各地,“紫泥沉香”宜兴紫砂学术研究会能吸引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远东部总馆长、东亚艺术文化顾问柯玫瑰女士所言,今天的宜兴陶瓷行业相当繁荣,更有不少当代陶艺家、艺术家以及学者聚集于此,他们的工作成果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欣赏。她还指出: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工艺,是广大紫砂艺人和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和付诸行动的新课题。(本报记者)

 

中野良子的陶都情缘

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期间,中日陶艺交流——常滑烧陶艺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10月21日的开幕式上,有一位日本著名演员中野良子尤其引人注目。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建生拿着一本1995年印刷的《均陶之光》画册,来到中野良子面前,翻开其中的一页给她观赏,勾沉起她初到宜兴的那段情景,欣喜地在画册上写下一行漂亮的汉字:“创造真优美的未来,中野良子,二0一五年秋。”

中野良子1950年5月6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常滑市,1969年高等中学毕业后进入大映公司表演技术研究所学习,次年到三船制片社工作。她塑造了电影《追捕》中的真优美形象,至今令人念念不忘。在当红时期的她毅然淡出了演艺圈,做起和平大使奔波于世界各地,并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曾50余次来中国。1987年春节,当我们沉浸在节庆欢乐之中的时候,中野良子来到陶都宜兴,参观了宜兴均陶工艺厂。时任厂长的张云才陪同中野良子参观了均陶厂陈列室,观赏了均陶艺术品,与部分职工联欢。她用紫砂壶斟茶,用毛笔题词:“用心描绘均陶天地。”均陶工艺厂在建厂40周年之际,厂长鲍建生主持编写出版了《均陶之光》画册,收录了中野良子在均陶厂的剪影。

时隔28年,中野良子第二次与陶都握手,随同“常滑烧陶艺展”又一次来到宜兴,在150余(套)常滑烧陶瓷艺术展品中,就有中野良子与常滑著名陶艺家小西洋平合作的艺术品“自然釉真优美雕盘”等,陶盘上面也是用汉字雕刻“创造真优美的未来”以及圈状图案,使我们领悟到中野良子发自内心的对“真优美”的祈盼与憧憬。

(宜陶)

 

陶瓷艺人、陶瓷经营者:

广告用语不得有“禁语”

价格违法将受行政处罚

编者按:

现将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的“提示书”和宜兴市物价局给各有关经营单位的“价格政策提醒函”全文刊登。两文反映当前我市陶艺人员、陶瓷经营者在职称标示上有违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广告法》之相关规定以及紫砂行业网络经营者的价格违法投诉举报日渐增多的现象。为促进宜兴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陶艺从业者诚信自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我市陶瓷广告用语和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以维护我市经济秩序。 


提 示 书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在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广告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的各项规定。《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中的第三项规定: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近期接到举报反映我市部分陶瓷艺人在其名片、网页等宣传、推销商品的活动中,标注使用的“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员”中的“国家级”用语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发布有《广告法》第九条规定禁止情形广告的,根据该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为规范我市陶瓷艺人的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市陶瓷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市经济秩序,敬请贵陶瓷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督促指导行业加强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引导会员依法从事广告活动,推动广告行业诚信建设。

                           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5、11、9 


宜兴市物价局价格政策提醒函

各有关经营单位:

近期,我市紫砂行业网络经营者的价格违法投诉举报日渐增多,为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促进公平、公正、合法的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宜兴市物价局郑重提醒各网络经营者:

一、要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履行经营者应尽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市场价格诚信秩序; 

二、销售商品要依法明码标价,标示的内容要与实际相符,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三、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四、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五、不得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六、不得虚构原价、虚假标价、先提价再打折、误导性价格标示、隐瞒价格附加条件;

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八、请各经营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江苏省明码标价实施办法》、《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有关条款解释(发改价监〔2015〕382号)等。

希望各经营者自觉规范价格行为,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我局将积极开展网络市场价格巡查和重点检查,对价格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价格投诉举报电话:12358

价格政策咨询电话:87982058

宜兴市物价局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海上丝绸之路的紫砂印记

——读万福莱专著《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

崔听槐

前不久,在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的“宜兴窑系”专家论坛上,由西泠印社出版发行的中英双语《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一书进行首发。该书作者、法国资深紫砂学者、收藏家帕特里斯·万福莱亲临现场,讲述了他对宜兴紫砂研究的情结和该书在中国出版的心愿。

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商贸水道,紫砂壶与中国茶叶于17世纪由葡萄牙商人从海路传到西方,欧洲人称紫砂为“红色瓷器”,从此,紫砂壶外销之门被打开。查找国内紫砂专著和史料,外销欧洲乃至进入博物馆的早期紫砂壶,资料十分稀缺,国人相对陌生。万福莱先生在《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一书中说:“我考察了3000多把宜兴老茶壶,都是欧洲、远东甚至宜兴等地公立或私立博物馆的藏品,还查阅了以欧洲的档案资料为主的各种历史文献,其中17、18、19世纪的收藏目录,欧洲多家博物馆藏有紫砂壶,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分别于1656、1665和1674年入编目录的藏品;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陶瓷博物馆保存的、由强人奥古斯都于1694年开始收藏、1721至1723年入编目录的紫砂壶;英国大英博物馆保存的、由弗兰克家族于1850年至1880年间收集的藏品;法国吉美博物馆保存的、由格朗迪德尔于1887、1910年间收藏的紫砂壶;一位英国贵族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收藏的宜兴茶壶;还有法国西部港城南特的船东托马斯·杜伯雷于1821年请人在中国购买的紫砂壶。”经其考证,他以壶上的装饰类型为基准,再依托中欧文化交流的历史,创立了对宜兴老壶进行断代的新方法。对外销壶细分为销往亚洲市场即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紫砂壶;迄今为止销售最久和销量最大至欧洲市场的紫砂壶,这些外销壶的生产仅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

重史实、精考证,是《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一书的特色和看点。全书译成中文约5万余字,附图400余张,分四章三十四节展开,第一章讲述宜兴的地理风貌,并用大量笔墨介绍紫砂壶的特点、制作工艺、传统沿革及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第二章讲述宜兴紫砂壶出口到欧洲的历史、贸易方式、紫砂壶在欧洲不同时期的称谓以及装饰风格;第三章则列举欧洲各皇室和私人对宜兴紫砂壶的收藏、欧洲陶艺家的仿品、宜兴紫砂壶对欧洲陶瓷艺术的影响力以及宜兴紫砂壶在欧洲受追捧、风靡、最后又遭冷落的缘由;第四章为该书作者及欧洲有关博物馆收藏宜兴紫砂壶的照片共320张。图片都作文字说明,可谓老壶不老,历久弥坚,依然亮眼出彩。如该书封面选用的一幅《双流壶》,为1648至1670年在位的丹麦和挪威的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古董收藏品中最醒目的一件,实属奇特罕见之物,此壶有两个壶流,壶身被中间隔层一分为二,可以同时沏两种不同的茶,壶身为六方形制,马镫形提梁,提梁上有模压的竹篮提手编织纹;壶身的贴花装饰为“岁寒三友”图纹;两个对称壶流为龙吐水形制;六方壶盖上的贴花装饰为宝物纹,有铜钱、贝壳、元宝、灵芝等;壶钮为佛狗(也称佛狮)雕塑;壶流口有欧洲工匠后加的包金装饰,壶流口六方形包金上加一翻盖,盖上再加一包金公鸡雕塑,双流间有金链相牵,极显华茂精致。

该书原为英法双语版,能在中国出版,得益于紫砂研究专家、杭州华夏紫砂博物馆馆长李长平先生慧眼识宝,出资购买版权,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宋伯胤先生为出版该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将该书列入“华夏紫砂博物馆研究丛书”出版,宜兴的施云乔先生花费两年时间,对原作英文部分作了翻译和修订,徐秀棠大师为该书题写书名。由此,为今人了解、研究宜兴紫砂壶销往欧洲打开了一扇亮眼之窗,填补了紫砂外销史上的空白。

 

“一带一路”紫砂系列欣赏

最近,紫泥公社的“创客空间”,设计创作一款名为“一带一路”的紫砂系列。这套茶具有一壶、一杯、一绸、一茶组成,营造了宜兴紫砂丝路行的独特文化创意,融入了陶、茶和瓷器、丝绸的中国元素。

紫泥公社把想象变为实物,让“一带一路”的课题在紫砂艺术的创新设计上体现,也是宜兴紫砂续走“丝绸之路”的尝试与探索。早在明朝末年,宜兴紫砂已经开始外销,其中以泰国为最。因为在泰国的潮州人众多,茶事炽盛,对紫砂壶的需求甚殷。在欧洲,由葡萄牙商人的传入,17世纪就广受各地的欢迎,经海上贸易和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各国,不仅陆续向中国订购,而且法国还出现仿制宜兴壶的赝品。

“一带一路”紫砂系列的紫砂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先生设计,壶体呈圆形,似蒙古式毡房。在壶体表面采用彩陶艺术中的点釉装饰,星星点点像繁星闪烁,又如黄沙集聚,表现了大漠古道的苍凉和驼载千里的跋涉,运输着陶瓷、丝绸、茶叶,与西亚,欧洲商贸,造福于中外。这紫砂壶的创意引导人们寻觅丝路往事,回忆风霜雨雪, 古风、古韵婉约成一幅立体的画卷,把中国故事传颂。

与紫砂壶匹配的还有一盏瓷杯、一条丝巾和一块茶饼,将丝路上的主角一起呈现,成为主题鲜明的旅游工艺品,或者说是旅游纪念品。瓷杯,作为茶盏,绘有兰草和花虫等,突出瓷器的装饰意味,鲜艳明丽,柔和自然。一条彩色丝巾承载的是古道上的那些风沙、苍茫,那些废墟、古城,那些山丘、野花……让它们烙在人们的记忆里。生活离不开茶,泡一壶好茶或三二好友品茗闲谈,或一人一壶一书让时光慢流。在这杯茶里,“恬淡”就是茶汤里开出的花,人们可以在茶凉之后,回到自己的故事里,再去修炼与前行,在“一带一路”中收获萦怀的梦想。

“金戈野宿马凝霜,寒暑无情伴月凉。回首迢迢凄冷路,香茶一碗敬万邦。”这也许就是“一带一路”紫砂系列欣赏后的回望与感悟。(尧文)

 

《景舟故里  洋渚新传》首发

由顾绍培题写书名、史俊棠作序、杨听大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景舟故里 洋渚新传》一书,11月14日在丁蜀镇洋渚村村部举行首发。

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丁蜀镇副镇长方晔 、市陶协副会长鲍建生、国大师顾绍培、毛国强,洋渚村党总支书记杨听大、副书记顾小兆、村委主任顾国芳等及往届村主要领导、企业代表和从事紫砂陶制作的技艺人员百余人出席了这次活动。

洋渚村坐落于太湖西岸,陶器生产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紫砂文化底蕴,尤以顾氏一脉为大宗,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就出生于此。改革开放以来,顾老十分关心洋渚村紫砂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并亲题“宜兴陶瓷村”门楼横额。该村现有806户农户,2086人,其中紫砂陶制作户占90%以上,从业人员近2000人。在紫砂业中,涌现了老一辈紫砂大家顾景舟,当代国大师顾绍培以及一批高级工艺美术师等1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紫砂专业村”。全村农业以水稻、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以及水产养殖为主,工业企业32家,涉及陶瓷、轻工、冶金、耐火、建材、现代服务业等六大行业。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该书分“景舟故里”“艺苑掇英”“企业群星”三卷,对洋渚村历史、顾景舟艺术人生,入编的183位紫砂英才、24家代表性工业企业作了具体介绍,并配发图片200余幅。全书彰显了洋渚村的古韵新貌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崔听槐)

 

陶园顾脉竞放华彩

顾绍培紫砂作品在上海展出

11月15日,“陶园顾脉——70华诞顾绍培传承与创新紫砂作品展”在上海东方陶瓷艺术交流促进中心开幕。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副会长、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顾绍培携其子女与高徒出席开幕式并与现场观众亲密互动。

顾绍培大师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成长起来的德艺双馨的紫砂传人。从艺50余年来,先后设计创作新品百余件,尤以创制的紫砂“百寿瓶”参加1984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而蜚声陶艺界。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虽年届七旬,仍创新不断,并带徒授艺,为陶园顾脉的传承增添华彩。这次在沪展览的100余件紫砂作品中,他本人设计创作的紫砂壶就有“对弈壶”“供春五件”“华香壶”“四方君玉壶”“卧轮禅师壶”等20件;瓶盆类有“华韵瓶”“枕式凤耳瓶”“黑砂方斗瓶”“双色圆形兰花盆”“四方高足线形盆”“三头竹节涡口盆”“象耳尊”等25件,大部分是大师首次亮相的新作,在造型、装饰、泥色选择上,显示了不凡的功力和文化内涵。他的子女顾勤、顾涛、顾婷、汤杰及外甥董健以及顾氏一脉第三代传承人贾维、庄冬艳、许俊涛、贺杨都有新品参展,从中展现传承与创新是紫砂艺术发展的活力之源。

此次展览由上海长宁区文联、东方陶艺交流促进中心等主办,上海紫泥公社、顾绍培紫砂艺术馆承办。(佳木)

 

“百年景舟 壶艺流芳”在京举办

11月10月,“百年景舟,壶艺流芳”宜兴紫砂北京展,在中超利永紫砂博物馆(北京)开幕,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中超利永总经理沈映斌分别致辞。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壶友藏家到场祝贺。

此次展览由市陶协和中超利永联合主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永芳主持,这是纪念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中超控股旗下的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全力参与“百年景舟”的纪念活动,先后在宜兴、沈阳、北京等地举办以“顾壶”为主的紫砂展。这次在北京展出了顾景舟大师的“玉璧提梁”“上新桥”“双圈壶”“洋桶壶”等16, 件精品,以及历代名家、七大老艺人的存世佳作和当代大师、中青年实力派紫砂陶艺家的新作百余件,是北京紫砂爱好者了解宜兴紫砂和中超利永公司紫砂藏品的好机会。展览至11月月30日结束。

(宜陶)

 

解读“景舟精神”

史俊棠

前不久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适逢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诞辰一百年周年。既然是陶瓷文化艺术节,当然绕不开陶瓷、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因此,“百年景舟”也就成了本次陶文化节的一个重要话题。陶业界、紫砂界为此举办的一系列“百年景舟”纪念活动,自然会提到紫砂行业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弘扬老一辈紫砂艺人不畏艰辛、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顾景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紫砂艺人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当之无愧地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

顾景舟是一致公认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壶艺人,那么,“景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在紫砂行业内,此精神可提炼为“承前启后,传艺育人,自尊自重,淡泊名利”。在当前表面上热热闹闹、风光无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的紫砂行业,正迫切需要弘扬这种精神。作为一个行业,或者更狭窄一点的一个专业,需要正能量来支撑发展提升。因此在“百年景舟”纪念活动之际,在行业内倡导这种精神,是恰逢其时,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如果把“景舟精神”再提升一下,那就是“专注本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宜兴紫砂养育了顾景舟,顾景舟则让宜兴紫砂更精彩。顾景舟乃一介布衣,生前既无一官半职,身后也无家人再端紫砂“饭碗”,但他“格物致知,规矩方圆”,把宜兴紫砂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点无人能否。他一辈子做成一件事,这件事也成就了他本人。中华大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乃至海外华人中的紫砂爱好者,都以朝圣般的心情来宜兴寻访紫砂,他们在追捧宜兴紫砂的同时,也对顾景舟等老一辈紫砂艺人的充满敬崇之心。自去年起,各地纷纷举办的“百年景舟”纪念活动,如:香港的“紫韵香江”展览和“一舟千帆”研讨会,在饶宗颐文化馆举行,唐英年等知名人士到场祝贺并致辞;台湾的“百年景舟”纪念音乐会时长三小时,历史博物馆馆长等一批知名人士自始至终参加。因此,作为紫砂的故乡宜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紫砂宗师、这位泰斗级人物,都不为过。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事业的执着都能如顾景舟,潜心钻研自己的专业,不求名利,精益求精,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难道我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工厂工人、商场营业员、银行职员乃至各行各业的人员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吗?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记录片《大国工匠》,也就是唤醒各行各业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下,要大力倡导不受外界干扰而“专注本职,静心做事,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完全体现了长国人志气的拳拳报国之情。宜兴紫砂在盛况空前的表象下,存在着削弱、耗尽这个行业的生命力之忧,这就更需要“自尊自重、淡泊名利”的“景舟精神”,倡导紫砂人做壶先做人,德艺双馨,人品在先、艺品在后。因此,推崇“景舟精神”,旨在唤醒当今紫砂人的诚信自觉,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举措。至于假借“百年景舟”纪念活动之名,或挟“景舟”而自重之人,绑架宜兴紫砂去从事不诚信的商业活动来借机盈利,则另当别论,何况此类事也一时难以避免。

中国陶都,陶醉中国。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这两句话耳熟能详的话,确实让陶都人引以为豪,而“陶都”两字的分量有多重?这把紫砂壶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恐怕知者甚少。“陶都”是一个平常的称谓吗?顾景舟的一把茶壶是值几千万元钱吗?都是、又都不是。仅仅如此,要担当陶都宜兴的城市名片,甚至彰显宜兴城市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就有点底气不足了。陶都宜兴,是千年陶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而成,国内唯一,举世无双;紫砂壶,是那一撮五色土,一瓢荆溪水,一把熊熊火,经过宜兴人的智慧与辛勤,铸就了宜兴文化的灵魂,久久回荡在宜兴的上空,让陶都生辉,让世人敬慕。为了这一来之不易的精神财富能持久弥坚,也就不难理解需要弘扬“景舟精神”的初衷了。

时代向前需要英模辈出,行业发展需要领军人物,一个艺术门类的不断提升,需要像徐悲鸿、吴冠中、顾景舟这样丰碑式的大家,“百年景舟”之后,宜兴紫砂还在继续发展,一茬茬紫砂人还会接力传承,顾景舟式的人物还会涌现。当务之急,是所有的紫砂人要把弘扬“景舟精神”落实在行为上,而不是空喊在嘴巴上。

 

全国第三届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

传播交流活动在丁蜀镇成功举办

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期间,“东坡好课堂”宜兴教

学论坛暨全国第三届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传播交流活动在宜兴市丁蜀镇成功举办。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苏学专家、55所全国东坡学校校长和教师、文化名人、苏轼后裔等130多名代表参加。宜兴市副市长卢敏;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满生;宜兴市教育局局长蒋志刚;宜兴市丁蜀镇镇长储鑫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主题是,通过聆听学术报告,展示精彩课堂,参观学习交流,旨在弘扬东坡文化,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校际友谊,亲身感受东坡文化和陶都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崔铭女士作《智者的超越——兼谈苏轼的阳羡情缘》的讲座。丁蜀镇其他学校、社区干部与来宾近300人参加,主讲者精炼的概括和鲜明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传承东坡文化特色学校”是一个新设立奖项,共计八个,分设个人和集体,宜兴东坡中学、东坡小学及其校长许金洪、勇辉双双获奖。

与会人员还在东坡中学、东坡小学实地考察了关于“东坡文化”教育的情况,还到宜兴陶瓷博物馆观赏琳琅满目的宜兴古陶和当代紫砂、均陶等艺术陶瓷的秀姿丽色。

本次活动由中国苏轼研究会、宜兴市教育局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协办,华夏苏东坡文化传播中心、宜兴市东坡中学、东坡小学承办。(吴开荣)

 

IMF: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持续疲软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12日警告称,全球经济正在经历长久的低增长风险,与此同时经济学家继续调低他们的增长预期。

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11月15日在土耳其召开,IMF在一份报告中称,“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下调,伴随着难以接受的高失业率和贫困水平,世界经济正在陷入一个持续低增长的具体风险中。”

IMF预测2015年全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平均增长3.1%,明年增长3.6%。这比国际机构7月的预测要低,国际机构认为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为3.3%,2016年为3.8%。同时IMF的预测也分别略低于2013年的3.3%和2014年的3.4%。

IMF表示,“增长依然脆弱,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环境下,资本流出新兴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剧烈,新兴经济体经济前景下行的风险居高不下”。

即将到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中国经济放缓被视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放缓,预期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为6.8%,2016年为6.3%。

IMF表示,“中国的再平衡正在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尽管中国经济是相当大的缓冲区,但在国外可能是破坏性的。在中期内无论是温和放缓还是硬着陆,中国经济可能通过全球贸易放缓,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疲软,和信心受影响产生相当大的溢出效应”

总体而言,2015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连续第5年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预计俄罗斯2015年经济将萎缩3.8%、2016年将萎缩0.6%,而预计巴西经济2015年下降3.0%,2016年将下降1.0%。

(信息来源:中金网)


探寻紫砂艺术的新视角

             ——评《紫音希声》              

邓君曙

今年是紫砂泰斗顾景舟百年诞辰,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刚刚落下帷幕,便读到了泰州赵岳和徐贞合著的新作《紫音希声》。卷首扉页上印有“谨以此书献给顾景舟诞辰100周年(1915-2015)”,庄重而沉静。

该书除“序文”“引言”和“附录”之外,分为“达变”“化神”“独妙”“驾简”“明志”“存真”“心营”七个章节,详述了顾景舟在紫砂传统工艺上,承前启后、求索博击、登攀嬗变、推陈出新、独领风骚、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象似闪光的串珠,形成了顾景舟遐搜博釆、浸淫沉潜、锲而不舍、融通今古、振奇拔俗、神会造化的艺术风格上的一条横轴。作者从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为读者全面系统地还原了艺海中顾景舟迭遭颠踬、荣辱不惊、天心月圆、情缘紫砂的本来面目。

通览全书,这是一本以大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为纵轴,客观研究、深入探寻顾景舟紫砂艺术足迹的学术性专著。作者将时代文化土壤和气候与顾景舟对紫砂艺术的理念、审美情趣、个人风格和学术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国工匠的心路历程,并从理论上肯綮地阐释了一代宗师顾景舟在紫砂行业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民间工艺的文化精神。其研究的视角有别于文学角度或影视作品中对顾景舟传奇的演绎。

大约半年前我和潘持平老师有幸参与了此书初稿的校核工作,但这次捧读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式出版的书稿时,发现作者对初稿又作了大幅度的变更,已非初稿面目,在谋篇、立论、文字上更为严谨、韵致,充满了对紫砂艺术、对百年景舟文化影响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赵岳潜心紫砂研究、鉴藏凡二十多年,经其手的顾景舟作品更达百余件,每每摩挲顾壶于掌心,内心的震撼便油然而生,日积月累使其产生了顶礼膜拜的冲动,这种虔诚的冲动促使其在近十余年间,不遗余力,奔波求证,广泛收集顾景舟作品资料,加上他有工科学历的背景,使他萌发了以顾景舟紫砂艺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岳孜孜不倦,从广泛收集资料到认真研判,并以新的解读视角,独辟蹊径,找到了课题的切入口。他对顾氏作品的形制、工艺和款识进行了细致剖析、分类统计、断代整理。在钤印的真伪上,见微知著,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例如,早期顾景舟在制作“大石瓢壶”时钤的“戴相明”, 中期作品“丰登壶”上钤“宜兴紫砂”,晚期作品“双线圆形蒲包口盆”底部钤盖“雯”字椭圆记号印、“三足鼎” 上使用的“顾景舟”印、“集玉壶”上钤盖的“景舟手制” 印款,这些均是以往紫砂研究资料中湮没缺如的。书中还首次公开了戴相明旧藏,有顾景舟手释的另一印谱,并对顾景舟一生在作品上的签款方式、印章的运用,从年代、刻款内容、作品上的印款部位、印章(包括闲章、印文类型)的篆刻者逐一作了追踪叙述,弥补了已有顾景舟研究中签款、印章资料的不足。  

在“化神”“驾简”两章中,作者对顾景舟存世的八十九个经典品种一百三十五个款型,釆用了“线描测绘” 和“全形墨拓”技法,替代了以往照相的欠缺,使器型的立体感更强,更真实地表达了作品本体的美感和神韵,又避免了图片版权和真伪鉴别之类的麻烦。附录中顾景舟的“艺术年表”、“技术课备课笔记” 及“论文集”收集极为不易,弥足珍贵,以上都是该书的亮点。作者还将以全形拓方式出版《紫音希声》别册《景舟抟砂影拓集存》。

作者“十年磨一剑”嘉惠学界,功莫大焉!《 紫音希声》化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极富传统哲学意境,用在具有文士风骨的顾老身上,作为纪念“百年景舟” 的书名十分贴切,意义深远。

总之该书资料宏富(仅参考文献就达123篇),装帧素雅,图文

俱佳,而且研究视角独特,论述客观,并有突破性研究成果。是顾景舟紫砂艺术研究中具有存史价值的一部专著。                             

邵正来

邵正来(生卒不详),清嘉庆、道光间(1796—1850)宜兴紫砂

壶制作名手。制壶皆走自然朴拙之路。传器有老芝麻段泥制作的“禅茶一味壶”等。他是邵家历代制作紫砂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所制紫砂壶美观大方,端庄稳重,手法独特。“禅茶一味壶”从神韵意趣入手,气势生动且有鲜明的个性,壶呈芝麻果形。壶盖顶部塑老神仙像,坐台闭目养神。壶体有一对童子玩乐,壶内有四童子拜佛。壶嘴似春竹吐绿,壶把为腾龙喷水。壶体上分别刻有兰草幽香和“禅茶一味壶”铭,署“古阳羡跂陶刻”。他的传世佳作还有如“法瑯彩桃纹紫砂壶”(底印“荆溪邵正来制”篆体阳文)、“朱泥四方抽角泥绘壶”(底款是“荆溪邵正来造”楷体阳字)和“泥绘仙鹤母子招财壶”(底印是“邵正来制“篆文)等。

蒋德林

蒋德林(生卒不详),清嘉庆、同治间(1796—1874)宜兴制壶高手。字万全,一作万泉。宜兴丁蜀蜀山人。所制砂壶,色泽光润,形制素雅,名闻一时。清《宜兴荆溪县新志》对其评价甚高:“工抟埴业,无所师承,而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既已名陶称绝,不作奇淫器,士林重之。”“以所得值建宗宇,赡亲党,凡利济事必输全成焉。”德林曾和陈曼生合作制壶。1977年上海金山县清代王坫山墓出土“紫砂竹节壶”一具,壶身镌“单吴生作豆用享。曼生”字款,盖内钤“万泉”篆体方印。据墓志载,该墓葬于清嘉庆八年(1803)。《宜兴紫砂珍赏》著录万泉款传器三品:一、宜兴陶瓷博物馆藏“汉扁壶”一具,鋬下钤“万泉”篆文方印,时代为清咸丰、同治间;二、南京博物院藏“秦权壶”一具,盖印“万泉”时代为道光;三、“汉钟壶”一具,壶身铭:“时同治八年(1869)夏日造。河水清且涟兮,挹波注长酌之,尝之无射于人斯。周品珍书。”盖钤“万泉”篆体方印。

 

陶协门球队成立

11月20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门球队正式成立暨“陶都杯”门球联谊赛在宜兴市体育场举行。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副会长鲍建生、市体育局局长李江以及市门球协会的领导和宜兴相关门球队队员百余人出席此次活动。

门球运动是中老年人的一项体育活动,健身益智,深受欢迎。市陶协门球队由蒋洪生任队长,在市陶协主办、市门球协会机关分会承办的“陶都杯”门球联谊赛上他带领队员夺取了冠军。

(陶宣)


第三届中国陶艺大师评选活动

实际操作考核将在宜兴举行

11月17日,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在丁蜀镇召开“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江苏参评人员预备会议,具体部署实际操作考核活动的相关事宜,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会议。

按照中陶协(2015)54号文“关于在宜兴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实际操作考核的函”的相关精神,该届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活动的资料审核已经完成,中陶协经与各省市陶协协商,定于今年12月份在宜兴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实际考核,参加实际考核的人员约190人,江苏参评人员为18人。

这次实际操作考核定于12月6日以后,分三批进行,实际项目分造型类:包括雕塑、紫砂壶、拉坯、日用陶瓷器型;装饰类:包括刻划花(在坯体上刻字刻画)、刻坯(镂刻、剔花等)、刻瓷、釉上彩绘画、釉下彩绘画、日用陶瓷装饰、颜色釉装饰。(陶讯)

 

秋染“醍醐山庄”

尧 基

当深秋进入了时光的画卷,那么,秋色、秋意、秋景就成为吸引游人的地方。听说张渚镇的南门村有名叫“醍醐山庄”的好去处,值得一往,也就成了假日游的目的地。

宜南山区总是那么的秀美。即使是深秋时节,它的情、它的景,仍然沉浸在绿肥红瘦的自然静谧之中,恬淡而清爽。秋风吹落了叶片,气候也有些薄凉,翠竹依旧碧绿,秋菊昂然怒放。“醍醐山庄”在青山、丽水的环抱之中,一条长长的柏油路,在水边、山旁蜿蜒。我的双眸润满了诗意的野趣,还有红尘中的山明水媚。身临其境,仿佛进入一帘幽梦,荡溢着迷人的秋韵。

山庄取名“醍醐”,很特别,也很新奇。翻阅的《辞海》的注释,才知道“醍醐”是牛奶中提炼的精华,作为酥酪上凝聚的油,极为甘美,不可多得。而在佛教中将“醍醐”比喻一乘教义和最高的佛法。看来,“醍醐山庄”颇具文化内涵,非常有特色。假如说,汽车走的是柏油路,那么徒步者可在竹林的小径中穿行,宛如在绿色的长廊里徜徉,在天然的氧吧里释放快乐的心情。

我原本以为山庄就是一座庄园式的建筑,其实不然。“醍醐山庄”实际上是在一大片山野之中,面积很大,四周有竹林、茶园、亭榭、水池、溪涧、石桥……供游客居住的宾馆与餐饮的饭庄之间相隔二三百米距离,有“风雨长廊”连接。灰瓦红柱的长廊沿着坡势曲径通幽,漫步在长廊,可见垄垄茶树、片片修竹、松树苍古、白云悠然,还有啼转鸟鸣,空谷回响。水池中央的餐厅,古色古香,一应俱全。临窗用膳可远眺青山黛色,近观池中游鱼。在这深秋的境遇里,与秋景缱绻,与秋情相拥,让潋秋的静美入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醍醐山庄”附近,还有一处南门村的景点,叫做“西园”,构成了一村两景观的独特风貌。

“西园”的背后有一段典故。说是明朝有个张渚人叫何士晋,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天启四年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著《工部厂库须知》流传至今 。他与同期的张渚籍名士张纳陛、卢象升多有交集,后称“桃溪三贤士”。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修“何家祠”于张渚官塘村,万历四十二年(1614)续建别馆“西园”。其景色:“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亭台楼阁隐,青瓦白墙显。”这是何士晋还乡与旧友吟诗品茗之所。

现今的“西园”于2014年在原址上重建。池水环抱中显得分外素净,园内的仿古建筑都是砖木结构,“三月堂”“绘廉居”等房舍的花窗、回廊、格扇、雕门都是江南园林的那种静幽,那份雅致。水面上停泊了小巧的乌蓬船,岸边还置有水车、石磨、风箱、水井,构成了别样的风景。“红汕坞农耕文化园”追溯了铁犁农耕的历史渊源,一间间原始小屋内陈列着诸如农具、渔具、柴灶、竹柜、缸坛、箱篮之类的物件,展示了宜兴的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让人们追忆逝去的岁月年华。

“醍醐山庄”与“西园”从不同的角度拓展了游人的视野,让心灵在秋色里浸淫。我们又一次领悟到灵秀阳羡的至善至美。如果说宜兴是一本书,那么,这就是如花的扉页,充盈在唯美的华章里。

 

顾景舟“松鼠葡萄”套壶9200万元成交

11月19日下午,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的花器巨制“松鼠葡萄”10头套组咖啡茶具,在北京正东秋拍《敬礼》特别专场上,以8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格高达9200万元,由中国巨力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中国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子拍得。刷新了去年中国嘉德春拍的“9头咏梅茶具”所创下的2875万元的顾景舟名壶拍卖最高记录。

“松鼠葡萄”10头套组咖啡茶具,是顾景舟先生1955年特别制作(又一说是1959年制),包括一壶、四碟、四杯一糖缸共10件,呈紫色,内壁施乳白釉。该套壶以报春壶体为基础造型,丰肩圆腰,挺拔端庄。几只小松鼠嬉戏松树,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一派山野情趣的景象。李昌鸿先生在他的《出入龚时,誉越远亨》一书中辑录了一幅珍贵的照片:顾景舟制作“松鼠葡萄”套壶的场景。说是1955年在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泥凳上置放着壶与糖缸,顾景舟与朱可心交流与探讨这款壶的制作。60年之后的今天,拍得如此高价,足见顾景舟大师的深远影响和艺术成就。

(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