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都通讯

《陶都通讯》2014第六期


2014-06-30  

中国紫砂研究中心在宜揭牌

专家学者为紫砂文化研究出谋划策

由文化部批准成立的“中国紫砂研究中心”正式落户宜兴。6月16日上午,文化部相关部门领导孙旭光、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在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为中国紫砂研究中心揭牌,并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紫砂研究中心旨在组织专家学者,通过研究紫砂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对紫砂历史文化和紫砂艺术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弘扬宜兴紫砂文化的优秀传统,引导紫砂产业的发展方向。尹志华在揭牌仪式后表示,这一“国字头”的高规格研究中心在宜兴揭牌,是对宜兴紫砂地位的极大肯定,对我市构建紫砂文化高地必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希望中国紫砂研究中心能进一步发挥紫砂文化的弘扬、传承作用,推动紫砂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中国紫砂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次重要活动紫砂文化研究座谈会于6月17日如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济南、杭州、广州、湘潭、营口、徐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20位专家、学者、藏家,宜兴10多位紫砂文化研究工作者,聚会一堂,为宜兴紫砂文化研究出谋划策。

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晓红参加了研究座谈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紫砂研究中心主任、宜兴市陶协会长史俊棠主持座谈,并将会前撰写的《对当前宜兴紫砂与紫砂文化的思考》一文分发给与会者(全文见4版),作为书面主旨发言。参加座谈的孙旭光主任说:我们文化部恭王府文化管理中心和宜兴的陶瓷行业协会,两年多来一直商讨如何进一步把紫砂文化、紫砂艺术研究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经过部里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紫砂研究中心。通过研究中心扎扎实实的工作,坚持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这么一个方向,将会进一步对我们的紫砂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作用,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以后能够写出更多的著作,更多的关心宜兴紫砂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发言中对目前在紫砂领域里没有解决的如紫砂工艺的起源、紫砂工艺的分期、紫砂工艺与地域文明的关系、对重要人物紫砂成就的专题研究、对紫砂器类的专题研究、紫砂的造型来源、对紫砂的姊妹艺术的研究、宜兴紫砂不能厚古薄今等10个方面作了系统而详尽的阐述。紫砂的魅力还吸引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到来。《向泥土致敬》表达了她与宜兴紫砂结缘,深切体味到紫砂是一把握在手心的乡土,是一种文化态度的载体,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育。抒发了她对紫砂的真情实感与无尽眷恋。参加座谈研讨的专家学者,在会上畅所欲言,许多发言具有真知灼见,为今后开展紫砂学术研究,紫砂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吴冠中纪念馆、季畅园、阳羡生态园、紫泥公社、顾绍培紫砂艺术馆、长乐弘陶庄、范家壶庄,现场亲历了一次文化紫砂体验之旅。(陶讯)


首届宜兴均陶艺术大展评比揭晓

由市陶协和均陶分会组织举办的首届宜兴均陶艺术大展,于6月12日在陶瓷城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期间,由国大师、省大师、专业人士吴鸣、徐达明、邱玉林、陈建平、张振中、史小明、冯建中组成评委,于6月3日对参展的170件(套)均陶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68件作品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24件、优秀奖28件。

首届宜兴均陶大展以量多、质好、艺精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观者踊跃,好评如潮。展览荟萃了众多均陶单位和从业人员在传承创新中的重要成果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如一等奖中潘渊的“均双耳瓶”,高50㎝,造型为牛头尊式样,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圆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双耳,其蓝均釉深沉内蕴,堪称完美;吴伯奇、潘洪钧的“童趣”,造型为传统大缸,缸面通转堆贴有十多个孩童旧时欢快玩耍放鞭炮、踢球的活泼场面,釉色用酱红釉,古韵盎然;方卫明大师的“六方狮首画插”,高38㎝,画面以二面开工的布局,八方来财的寓意揭示主题,施以“铜均釉”,作品古朴雅致,令人回味;李守才大师的“凤戏牡丹”瓶,造型圆润舒展,堆贴花技艺纯熟精致,画面构图热情奔放,富丽堂皇;徐洪元、周国新的“八仙八方”,在缸的八个块面上,将民间神话传说中八仙的形象和个性,用堆花技艺作了充分表现,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一页;吴选民选送的一对“九龙瓶”,是展品中体量最高大的,连座通高3.6米,气势慑人,棒槌形的瓶体堆贴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在云层中穿行,构图严谨,象征社会和谐,吉祥如意。其它奖项的作品中,也不乏精品佳作,造型之多,画面之丰,釉色之美,揭示了均陶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在于突破。中国陶艺大师、评委组长吴鸣感触良多,他说:这次均陶艺术大展是对近年来均陶发展、创新的一次大检阅,从艺者很多,说明人才多,出乎常规意料,以发展角度看,均陶这些年培养出了一些年轻人物,既有传统手法,更有创新思维,十分可喜,对宜兴陶瓷和均陶今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在行业的组织指导下,把生产、科技、创新相结合,单位、个人、大师间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未来均陶的发展一定会更好。(崔听槐)


《中国紫砂艺术大师》邮集发行

6月18日,从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获悉,由江苏省集邮公司、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联合发行的《中国紫砂艺术大师》邮集与广大集邮爱好者见面了。这套邮票集中展示了宜兴紫砂界的16位国家级大师和48位省大师的代表作品。这个性化邮票将宜兴紫砂文化与邮票文化融合于一起,在漫漫邮路上延伸了宜兴紫砂的信息传播和形象宣传。

《中国紫砂艺术大师》邮集收录的国大师代表作品有徐汉棠的菱花提梁壶、徐秀棠的始陶异僧像、谭泉海的六方笔筒、吕尧臣的欢喜心茶具、汪寅仙的神鸟出林壶、李昌鸿的福禄寿三星提梁壶、周桂珍的珍竹提梁壶、顾绍培的仰宇提梁壶、鲍志强的五代诗韵留香壶、曹亚麟的天涯共此时等。省大师的代表作如顾道荣的特大松鼠葡萄壶、倪顺生的高寿梅桩壶、沈遽华的奔月壶、高丽君的鸣蝉瓜壶等等。邮集还特地刊登了市陶协关于《陶都宜兴的国家级、省级大师历届评选情况》的综述。

这套邮集还辑录了1994年5月4日第四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发行的《宜兴紫砂》特种邮票一套4枚,主图分别是明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20分)、清代陈鸣远的“四足方壶”(30分)、清代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50分)和现代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提璧壶”(1元)。邮票背景为浅灰色渐变的中式信笺,上面有历代文人吟咏紫砂壶的草书名句,并各钤一枚印章,整套邮票典雅精致。2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紫砂文化史上的美好记忆,犹如一曲时代乐章,传唱了宜兴紫砂的盛世风流。(尧基)

 

均花竞艳  华采飞扬

——宜兴均陶首届艺术大展素描

尧基  听槐

宜兴均陶积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蕴,凝聚着明代“欧窑”的灵气,融入了清朝“葛窑”的精彩,生生不息,一路走来,分外瑰丽多姿,风采迷人。

在市陶协均陶分会成立之际,为期16天的宜兴均陶首届艺术大展,于6月12日落下帷幕。180件(套)均陶艺术精品,综合古今,蕴含新潮,以精致典雅,秀丽多彩的艺术形态,给人耳目一新。这是均陶人用智慧和心血编织成的一个又一个绚丽的宜均之梦。

人们徜徉在均陶艺术展厅,可以见证当代的宜兴均陶行业中如葛海军、邵建平、杨听大、吴伯奇、吴选民、周玖珍等企业家,以及李守才、方卫明、葛岳纯、潘友芳、韩小虎、单智勇、潘渊等技艺人员所怀抱的绵延不绝的均陶情结。23个单位和个人工作室选送的展品,洋溢着均陶人既含蓄又炽热的情感。工艺技法是传统的,而艺术语言、造型装饰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技巧。纵观这些展品,都是通过均釉的变化和堆花的画面,表现山水风光,沉淀历史故事,寄寓民俗风情……岁月如歌,生命如花,形意同构,情趣相融,凸显了现代均陶的不朽生命和崭新景象。

十分庆幸的是我们均陶人都是古老“宜均”的传承者和守望者,把握这份责任和信念,默默地耕耘在均陶百花园地。我们以为每一件均陶艺术品的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坚守岗位,矢志进取,将毕生精力付于均陶技艺的创业者。这份执着,这份坦然是传扬宜兴均陶文化的基石。当我们走进均陶艺术的天地里,就可以窥见他们的心路历程和亮丽风景。

历史上就有宜兴陶艺“三绝”的传闻,指的是紫砂,均釉和堆花,“名陶名器,天下无类”。均釉和堆花就是宜兴均陶的绝活。“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葩”。这是古人对均釉的赞誉。经过数百年的研制和创新,宜兴均釉五彩缤纷,独步千秋。而堆花技艺自成一格,把人们普遍推崇的吉兆题材装饰于均陶器皿上,诸如:游龙舞凤,福寿绵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开富贵、鸿运当头等等,使作品呈现端庄高雅、韵致清艳的姿态。应感谢徐达明大师,他将珍藏的“葛窑”精品拿出10件,都是难得一见的宝物,让人们观赏到古代宜均的神韵。

吴鸣、邱玉林、徐达明、陈建平、史小明、张振中、冯建中七人组成的评委对均陶大展的作品进行了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68个。例如荣获一等奖的均陶双耳瓶(潘渊)、童趣(吴伯奇、潘洪钧)、六面狮头画缸(方卫明)、凤戏牡丹(李守才)、八仙八方缸(徐洪元、周国新)和九龙瓶(吴选民),都展示了宜兴均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技艺水平、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也是作者对宜兴均陶的创新思维、造型设计和装饰手法的认知和把握。“凤戏牡丹”吸收了绘画艺术特点,着力表现花鸟的绰约唼喋之态。通过图案纹样和浓淡阴影的晕化,使之精妙起来。“九龙瓶”成双成对,高达3.38米,堪称均陶之最。瓶体上九条游龙腾云驾雾,体现了中华民族图腾的高贵和神秘。

不少获奖作品还揉进了金石、浮雕、彩绘、书法等技艺手法,将陶器扩展到盆、盘、坛、罐、缸、钵、桌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均陶的服务功能和装饰功能。

宜兴均陶带着土的灵魄,带着火的光华,从原始质朴中蜕化出明丽的璀璨,于是她无限的精彩。

 

首届宜兴均陶艺术展参展作品获奖名单 


对当前宜兴紫砂与紫砂文化的思考

         史俊棠

今天,宜兴紫砂已经站在时代的高峰,在立足于先人创造的基础上,今人奋发有为。我们的一贯态度是传承发展,当然这不是固步自封,更不是一味复古,传承中要有推陈出新,要有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不断创造宜兴紫砂新的辉煌。

宜兴制陶有着73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紫砂器的问世,仅千年时间,真正让紫砂成为茶器则是明中晚期开始。我对宜兴紫砂的发展作了几个阶段的划分,不知是否妥当?北宋起至明中期,是否可作为宜兴紫砂的初创期,因当时的喝茶方式尚未改为用叶茶、茶芽冲泡,紫砂茶具也不可能有需求。明中期开始,泡茶需要茶壶,陶工们才开始做紫砂茶壶茶具,且工艺日渐成熟,由于文人喜欢并且参与,使宜兴紫砂名声鹊起。清晚期因政府衰败,百业萧条,传统的民间工艺紫砂业也难逃厄运,自然也进入了衰退期;民国初期,紫砂生产有恢复迹象,玩家逐渐增多,烧造紫砂的龙窑就有十座,年产量100多万件。先后参加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际博览会屡获金银奖。同时也有了一批能工巧匠被请去上海临摹茶壶,这段时期可否称为复兴期。到民国末年,战乱动荡,可以说是宜兴紫砂最艰难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期,政府把散落在民间的紫砂艺人组织起来,建了紫砂合作社,继而又成立了紫砂工艺厂,使宜兴紫砂逐渐恢复生产,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30年紫砂集体生产发展缓慢,这段时期可否叫作恢复生产平稳发展期;改革开放35年来,是体制机制的力量使宜兴紫砂得以长足发展,生产总量迅速扩大,从1980年一批乡镇紫砂企业的崛起至2002年,应该是加快发展期;2003年以来的10多年,由于文化的力量、领军人物的力量,使宜兴紫砂的发展站上了历史的高峰,成为鼎盛发展时期。

伴随着紫砂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紫砂文化的繁荣,宜兴紫砂数百年,浸润在茶文化中的紫砂文化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充满生机,彰显活力,出版物林林总总,影视作品时见荧屏,方兴未艾的茶文化活动中,紫砂文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宜兴紫砂慢慢红火了起来。 2006年,原本物质性的紫砂器,一整套传承有序的制作技艺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使宜兴紫砂真的火了起来。但我认为,紫砂再火并没有改变它依然应作为泡茶器具的本质,它现在依然叫茶壶茶具,过去文人喜欢它,现在的文人依然喜欢它,而且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

截止2013年底,在庞大的紫砂从业人员中,先后195位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或高级工艺美术师,625位同志晋升为工艺美术师,781位为助理工艺师,尚有3379位工艺技术员,这是国家人事部门认可具有高、中、初级的技术职称。在这195名高工中,还有18位同志选后被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8名省工艺美术大师或省陶瓷艺术大师,正是在这批领军人物的带动下,使宜兴紫砂近年来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辉煌接着一个辉煌,也正是在紫砂产业的加快发展中,促进了紫砂文化的不断繁荣。

宜兴紫砂问世于农耕时代,它经历了工业文明、商业时代,如今已置身于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往后如何紧跟时代,健康发展,是紫砂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尽管宜兴紫砂这几年让人们十分看好,紫砂人也充满自信,但在我看来,忧患仍然不少。一是业态始终处于零乱分散状态,小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意识,严重束缚着机制的再创新和再变革,表象上看生产力是有很大的发展,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当今的宜兴紫砂,仅仅依靠技艺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散而乱的手工艺品市场,亟待推进品牌建设,志在推动“公司+艺人+品牌”、“合作社+艺人+品牌”的良好愿望一时难以实现;三是受“创新”就是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少做壶人一味追逐造型“时尚”,使紫砂作品离传统越来越远;四是受资本逐利投资心理的影响,紫砂的收藏市场几经变幻,从收藏家时代到资本时代,紫砂被富有想象的市场不断塑造,不断夸大,紫砂作品离生活越来越远;五是少数商家在紫泥材质大做文章,莫明其妙地提出一些闻所未闻的概念,让消费者深受困惑而偏离玩壶用壶方向,加上不够专业的媒体也推波助澜,一些理论工作者也跟着起哄,对紫砂原料的炒作,至今仍未逐渐平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偏离了对紫砂人文精神的审美趋向;六是在学术研究上,有厚古薄今之倾向,戏说紫砂的文章常见报刊,紫砂演义的故事没完没了,一介绍新人就无限夸大拔高,姓邵的都是邵大亨的嫡传,姓陈的都是陈鸣远、陈曼生的子孙,搞得玩壶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七是商业活动中的不诚信让权威媒体抓住把柄后动不动就曝光批评,已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等等。总之,“疯狂”了数年的紫砂市场将日趋理性,会步入平衡时期,壶家、商家、藏家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今天到会的专家、学者、藏家都是长期热爱和关注宜兴紫砂的老朋友,曾经都有大量的理论文章甚至紫砂专著出版过。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把大家请来献计献策,就宜兴紫砂文化今后如何走?文化紫砂又怎样做?紫砂文化和文化紫砂的辩证关系怎样看?都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这也是中国紫砂研究中心需要担当的责任。

有人类活动就有文化,有人类所需要的器物就有文化。因此,一部紫砂史,就是紫砂文化史,现在要做文化紫砂,就必须主观上努力,去延伸和拓展紫砂的文化内涵。比如说刚刚去参加的辽宁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活动,主办方提出了要我们组织紫砂设计紫砂母亲壶,并评出一、二、三等奖,来丰富他们的母亲节,我看这就是紫砂文化的延伸,一点也不牵强附会,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有生活情趣。

近年来紫砂文化的弘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普及面仍不大,宜兴紫砂似乎人人都喜欢,这主要是紫砂壶经拍卖拍出高价后,大家都认为紫砂是很值钱的东西,但什么叫紫砂文化则知之甚少。实则上还是我们对优秀的传统工艺紫砂缺乏深入的研究,对紫砂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理念的把握,对于紫砂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理论说明。宜兴紫砂是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需要我们研究、发掘、弘扬。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紫砂艺术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阐释,都说紫砂器好,究竟好在哪里,还是说不大出来,仅仅停留在泡茶隔夜不变味是难以让人信服的,试问今日还有谁在喝隔夜茶?紫砂的审美特点没有完全说清楚,特别是没有一支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及有计划的理论人才培养,做壶人几万,写壶评壶人几乎很难发现,即使有人写,也是“只说桃花红,不说梨花白”而批评缺失,一味吹捧,有偿宣传,迎合一部分人的“壶外功夫”。传统艺术如果不“说清楚”, 一是影响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传承关系。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尤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们的紫砂艺术很容易脱离传统技艺甚至脱离中国文化,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当然会吸收世界的文化,这也说明紫砂艺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但最重要的还是立足自己的文化,宜兴紫砂的传承发展决不能标新立异。另一个问题是影响紫砂文化的国际传播,试想如果自己尚未说清楚,又怎么能给别人说清楚呢?从形式上看,宜兴紫砂早已走出国门,但始终未走出华人圈子,去国外的各种展示活动这几年并未少搞,但拓展国际市场收获甚微,面对文化差异,如何去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工艺,让外国人能真正弄明你紫砂研究好在哪里,如何能让他们接受并产生情趣,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必须思考、必须担当责任并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