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是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按其性质、性能、颜色,习惯上分为甲泥、白泥、嫩泥三大类,紫砂泥通常夹杂在甲泥矿层内,因此又称为“岩中岩”、“泥中泥”。
黄龙山的甲泥矿区位于宜兴丁蜀镇西北,是由黄龙山、青龙山和黄龙村三个矿段组成的综合性大型陶土矿床,是本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泥、紫砂泥、乌泥和绿泥的重要产区。
1955年,宜兴县采矿公司成立,于11月接管黄龙山矿区15个宕口,并于第二年4月成立黄龙山矿场。
黄龙山矿区一到五号井为陶土的重要产区,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号井是当年计划经济时代规模最大的矿井,陶矿的年产量约在20万吨左右。
一号井:
一号井矿区位于黄龙山西中部单井式井口,井30度斜进十几米深度,井内坑道宽1.5米、高1.8米。1958年开采,1968年停业,当时年产量2万吨左右。
二号井:
1965年按国家对小型矿山的设计要求,由距一号井东约30米的早期宕口重新设计改造,改变原来的独头井为主副井筒。主井标高11米,副井标高14米,副井向东与主井相隔28米,同方向排列。二号井最高年产量约3万吨,八十年代初停止开采,矿井于台西西村露天开采时被毁。
三号井:
黄龙山三号井位于羊角山相邻,单井口斜度井深十几米,当时年产量1.2万吨,1960年开采到1966年结束。
四号井:
(4号井井口原貌)
(4号井井下坑道原貌)
黄龙山四号井从1970年开始建井,至上世纪90年代关停,也是计划经济时代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坑道挖掘最深,年产量最该的重点矿井,出产陶矿年产量大约20万吨左右,担负了全镇的陶瓷原料供给。
五号井:
1980年开始建设双井口式5号井矿,位于黄龙山北面,与羊角山相邻,开采期10年,至1989年关闭,由台西村民开采6年多,于1993年关停,目前5号井还保留,是5口井中保留洞口原貌最完善的井口,为今后参观了解具备直观的价值。
八十年代的矿工地下开采的艰难实景
地下开采的首要准备工作就是“暗宕打井”,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一般的矿井建设成2.4米高的井口,17°的斜坡往下纵深60米,然后再横向、纵向分支打坑道。
坑道打造完毕后,矿工们的地下开采才算真正开始,为防止坑道塌方,安全生产,有经验的矿工采用“木圈架子”和两张长板凳,将黄石一块一块堆砌在木圈架子上成半圆状,利用黄石的重力和拱形坑道的向心力互相牵制,固定坑道,但尽管如此,在当时落后的开采条件下,矿工们的生命安全依然无法保证。
坑道高1.6-1.8米、宽1米左右,坡度倾斜,深入山腹。狭窄处只容单人进出。早期的坑道作业以油盏照明,烟雾弥漫,阴暗潮湿,采掘者十有八九患矽肺病、赤砂眼。
到80年代,井下已采用36伏低压电照明,陶土开采,矿工用电钻打眼,塞入炸药进行爆破,爆破后将不同陶土统一装车,然后通过“转扬机”运输到地面上。地面上的矿工再根据不同的颜色和质地将陶土进行整理分类。
在八十年代,陶土日产量已达到20多吨,较五十年代的十倍之多,艰难的地下开采对于任何一位老矿工来说,都是一段记忆犹新、不堪回首的往事。不过也正是老一辈矿工们的艰苦劳作才换来了宜兴陶瓷业的突飞猛进,换来了宜兴紫砂的辉煌成就。
上述资料来源于:
史俊棠主编的《宜兴陶瓷史》及李洪元提供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管理员联系方式:
微信号:xiaoming021787、yzqcwangxia
电话联系:13506151551(史)、18761561137(王)
邮箱:419787425@qq.com